它們頭頂多個榮譽,從全國先進村到鄉(xiāng)鎮(zhèn)示范點,多有囊括;它們是上級的“寵兒”,村里辦公室墻壁上掛滿了各部門授予的牌匾,林林總總……它們,就是各地的“明星村”,因“萬千寵愛在一身”而被周邊村屯艷羨不已。
然而,“明星村”亦有煩惱,比如入村考察活動總是應接不暇,有的“明星村”平均三天就要接待一撥;再比如,作為典型村、示范點,各種工作指標多、任務重,村干部們承受著巨大的壓力。
“除聯(lián)合國級別的,該拿的榮譽我們基本都拿了”
“政務服務站”“農業(yè)服務中心服務站”“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實踐基地”“和諧警民關系示范村”“創(chuàng)建廣西生態(tài)農業(yè)名村辦公室”“食品藥品安全信息站”“農村消費教育基地”“家政公司家政服務點”……記者日前到桂東一個行政村采訪,看到村委辦公樓內一面墻上掛滿了牌子,名目繁多,蔚為壯觀。
這個村是名副其實的“明星村”。因生態(tài)農業(yè)發(fā)展出色,2005年該村被國家相關部門評為“全國農業(yè)旅游示范點”和“全國生態(tài)家園先進村”;2009年獲得“全國文明村鎮(zhèn)”稱號。
在村里的另一座辦公樓里,懸掛的牌匾同樣讓人眼花繚亂,“雙學雙比示范基地”“雙培雙促示范基地”“黨?,F(xiàn)場教學培訓基地”“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基地”“少年宮培訓基地”“村干部教育培訓基地”“農村黨員教育培訓基地”“農民工培訓基地”“科普示范基地”“微型企業(yè)創(chuàng)業(yè)培訓基地”“優(yōu)生優(yōu)育優(yōu)教活動中心”,等等。
村干部說,類似牌匾還有不少,已經沒有地方掛了。他當著記者的面數(shù)了數(shù):公安、關工委、工商、食品藥品監(jiān)督、黨校、民政、工會、婦聯(lián)、共青團等各部門、各項工作,“估計有100多項榮譽和頭銜吧”。
在桂東另外一個“明星村”里,村干部笑言:“除了聯(lián)合國級別的,該拿的榮譽我們基本都拿了?!?/p>
記者采訪了解到,不少“明星村”都是由于某項工作出色而出名,但出名之后各種榮譽,包括先進村、示范點、教育基地等頭銜就會扎堆而來,“一榮俱榮”。一些基層群眾認為,“明星村”再怎么牛氣,也不可能樣樣先進、處處模范,事實上很多榮譽都是生拉硬扯,因為許多部門習慣“好上加好”。
藏著尿袋搞接待
外表光鮮的“明星村”,其實也有不少苦惱。一些村干部和群眾反映,由于是“先進”,分解下來的任務多指標自然多,完成起來難度很大?!皰炫贫嗑鸵馕吨ぷ髁看?,有好些都是超出我們職責范圍的?!庇写甯刹勘硎?,一些牌匾成了“燙手山芋”,但身處最基層,他們沒有辦法對上級部門說“不”,上面怎么說,就只能照做,不敢也無法推脫。
記者在桂東一個“明星村”看到,村里設立的“六室五中心”,各種名目的功能窗口至少有50個。村黨支部書記告訴記者,這個村7100多人,村“兩委”干部只有5人,根本忙不過來。
同時,隨著名氣增大,各種入村的考察活動也是多如牛毛。一個“明星村”村干部說,由于獲得了“全國文明村鎮(zhèn)”稱號,2009年到2010年間,省里、市里和縣里前來取經的參觀團絡繹不絕,外省也有不少團過來考察,甚至一些外國客人也曾來考察過。他回憶,最多的一年各種考察活動有近百次。
今年9月這名村干部生病住院做手術,在將近一個月的時間里,他從醫(yī)院跑出來迎接了兩次檢查。甚至有一次,他將尿袋偷偷藏在衣服里,“沒辦法,上面點名要我介紹,不去說不過去”。
在不少村干部看來,“明星村”盡管能得到不少資源,但苦惱也隨之而來。柳州市一位“明星”社區(qū)負責人告訴記者,去年社區(qū)建立一座書屋,某部門送來了數(shù)百本書籍。本來是件高興事,可打開書箱一看,這些書根本不適合社區(qū)居民閱讀。另外還隨書“附贈”了4塊牌匾,要求社區(qū)懸掛上墻。
這名負責人說,別看只是幾塊牌匾,后面往往跟著一堆麻煩。一些單位發(fā)放牌匾后,幾乎沒開展過任何活動,到了年底卻專門打電話到社區(qū),要求提供開展活動的臺賬,結果社區(qū)干部只能加班加點想辦法完成。
一些村干部還透露,同樣內容的活動,上一屆領導是一個提法,下一屆領導又有了新的提法,換湯不換藥,作為示范點,村里就得掛兩塊牌子,“如此這般瞎折騰,牌子哪能不多?”
荒唐事的背后
一些基層干部認為,“明星村”現(xiàn)象的出現(xiàn),與各地普遍存在的抓示范、樹典型密不可分?!懊餍谴濉贝蠖嗳罕娀A好、“三農”工作卓有成效,到這里掛牌子,工作容易推進,也相對容易出成績。
也有基層干部認為,“明星村”實際上是為政績造“盆景”,公共資源大量集中,自然好出政績。這樣,“明星村”各項工作做得再好,也不具有代表性。
記者調查發(fā)現(xiàn),一方面有關部門在有意無意之間,將“明星村”打造成了一張名片,只要有相關參觀考察活動都往這里領。另一方面,在“明星村”周圍,其光芒之外,還有不少普通村莊,因較少受到關注,發(fā)展情況并不樂觀。
位于桂中地區(qū)的某村莊是“全國農業(yè)旅游示范點”,以蓮藕種植聞名。這些年村里通上了自來水,而且每個屯都通了水泥路,一些屯水泥路都修到了每戶門口,村頭還修起一座不小的游泳池。村干部坦言,這些項目很大程度上得益于上級領導的重視。2010年村里修路時,總投入70多萬元資金主要靠各級政府解決。然而,這個村所在的縣,目前尚有40多個行政村未通上硬化路。
有關專家認為,村莊發(fā)展水平不一,地方政府表彰先進村,總結其經驗,讓后進村學習借鑒,這是正常的,也是一件好事。但如果只是為了政績堆資源、造“盆景”,人為拔高,或者為了門面將“明星村”變成“參觀基地”,讓干部群眾不堪其擾,那顯然是不對的。
當前,必須控制一些部門和單位的行為,為“明星村”減負。當然,要從根本上消除“明星村”怪象,還必須按照中央要求,切實推進政府職能轉變,引導各級干部樹立正確的政績觀。(記者 張周來 李斌 吳小康)
相關新聞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