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光嘉的私人奇石盆景博物館強拆前后對比
劉家為此案搜集整理了大量的證據資料
上海唯一的私人奇石盆景博物館去年4月被強拆,價值數億的藏品不知所蹤。博物館擁有者劉光嘉一家把閔行區政府告上法庭,索賠額度高達2.9億,成為“最貴強拆案”。
強拆發生后一年多,此案終于在昨日初次開庭審理。上海市長寧區人民法院也格外開放,公民和媒體可自由旁聽。因為案情復雜,原告方念完起訴書已花去半天時間,隨后雙方圍繞證據展開激烈辯論,焦點之一就是博物館是否屬于強拆范圍。劉光嘉的兒子劉文浩直指政府人員在強拆過程中還有“搶劫”行為。
庭審今天還將繼續。
案由
博物館遭遇強拆洗劫
20年來,奇石盆景博物館成為劉光嘉唯一的心靈寄托,他每天就生活在博物館里,照料多年來的悉心收藏。
這個現年75歲的老人,曾是抗美援朝的老戰士,退伍后的幾十年時間,赴新疆、青海、安徽等地搜集了大量盆景奇石和古玩字畫。
1990年,經轉包出讓,劉光嘉接手了緊挨自家宅基地的養殖場。隨后他用紅墻把4800平方米的院落圍起來,利用養殖場和空地搭建起一座私人博物館。價值數億元的文物、藏品,上至唐宋下至明清的大量古盆景,還有數千條價值上千萬的錦鯉魚,完全對社會同好開放。十幾年來,各地慕名而來的參觀者絡繹不絕。
博物館所處位置原本比較偏僻,但隨著地鐵5號線規劃獲批,劉家博物館到地鐵劍川路站直線距離不到100米,這塊土地的價值不言而喻。博物館所處地段被地產商選中,經營多年的博物館面臨拆遷。談判始終在拉鋸進行著。
據劉光嘉描述,2012年4月27日清晨,剛起床的他發現家里沖進一批身著迷彩服的陌生人,其中一人迅速把他左胳膊弄脫臼,用黑布蒙上臉,抬到門口的面包車上。劉光嘉的老伴剛動完乳腺癌手術不久,正在屋里吃早餐,四個陌生人把她架出門口,塞進另一輛面包車被拉走。
兩人被控制在金平路一處毛坯房內。家里的保姆和四名花匠也同時被拖上車拉到同一地點,身上物品全部沒收。一名保姆在下午5點左右被放出來,她用身上僅有的100元買了電話卡,聯系到劉光嘉的兒子劉文浩。
等劉文浩帶人把父母接走時,已是事發30個小時之后。原先的奇石盆景博物館,此時已是一片廢墟。曾經刻有“上海奇石盆景博物館”的大石頭,“博物”兩字被石灰抹去,石頭也被敲碎。劉文浩稱,不但院內奇石盆景、古玩字畫蕩然無存,屋內的瑪瑙、翡翠、象牙、和田玉、50萬現金、保險箱內的黃金等也都消失了。倉庫里的幾箱紅酒、院里養的十幾只雞,都沒有剩下。更讓劉文浩不能接受的是,他看到奶奶的墓碑也被破壞,老人骨灰不知所蹤。
而強拆發生的時間點也頗有些蹊蹺。事實上,4月26日,劉光嘉已與開發商達成協議,由拆遷方一次性補償8000萬元,劉家則在別處找地兒搬遷博物館。當天,他家看門的3條狗奇怪地失蹤了。第二天,強拆不期而至,補償至今也未兌現。
博物館此前曾被上海《新聞晚報》等媒體配圖報道,劉文浩從2012年5月份起著手搜集這些多年前的報紙。不懂上網的他,開始學習使用微博,向曾經的參觀者們征集照片。他在此基礎上,復原了博物館全貌。
劉文浩在2012年5月走上信訪程序,被告知這是司法強拆,閔行區法院出具過強拆的法律文書。劉文浩向法院遞交訴狀,法院并沒有給劉文浩書面裁定,但提供了司法強拆的相關檔案,證明強拆是在閔行區政府有關部門的組織下實施的。
相關新聞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