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畫/陳彬
“還在為買車搖不到號煩惱嗎?現有帶車牌的公司轉讓啦。”近日,家住海淀區的李先生說,這是自己收到的一個短信廣告,并對這種獲得車牌號的方式滿腹疑慮,“這樣也行啊?”
北京青年報記者發現,北京已經隨著小客車限購政策而興起了帶車牌公司的轉讓市場。一家從事該交易的中介說,三年來,他們已經經手了近500個成功的轉讓交易,“基本都是沖著車牌去的”。
按“北京市小客車指標調控管理信息系統”中近期公布的單位和個人的指標配置結果來看,雖然公司搖號的資格門檻較高,但一旦參與搖號,公司的中簽率相對于個人來說要高。
目前,這種轉讓交易已經形成了產業鏈。一些中介介紹,現有的帶車牌公司轉讓領域的中介很多都是會計公司,轉讓成功后,一些顧客還會直接請這些會計公司來維持公司的運轉,每月總共只需花費幾百元即可。
相關律師對此表示,這是鉆法律空子的非法行為,個人接手后,不但可能得不到車牌號,還會陷入債務糾紛。同時,北京市交通委的工作人員提醒市民謹防上當受騙。
緣起
花35萬買家公司
得兩個車牌
給市民李先生發出轉讓廣告的公司自稱是一家文化公司,目前地址在麗澤路。
該公司負責洽談轉讓事宜的負責人說,公司注冊于2009年,沒有任何糾紛和債務,注冊資金為100萬元,由于股東準備回家鄉發展所以希望轉讓公司。現公司名下擁有兩個車牌,轉讓價格是35萬元,一個月即可辦完轉讓手續。
該公司的負責人表示,公司從12月4日通過各種通訊手段發出了轉讓的信息,一天內就有4個想接手的人與他聯系,“都還在談”。
北青報記者看到,這家公司的名字確實出現在“北京市小客車指標調控管理信息系統”10月26日公布的“單位指標配置”名單中。
“平時一個月給個幾百元,車牌號就隨你用了。”這位負責人說,公司35萬元過戶后,不建議將公司關掉,否則公司名下的車號就相當于被凍結了,“養著吧,以后你不需要了還可以再轉給別人。”
一家中介表示,目前的行情是,帶一個車牌號的公司轉讓價格在15萬以上,兩個車牌的三十幾萬,5個車牌的公司轉讓價格則為60多萬。如果單沖著車牌號去,平均相當于一個車牌價值為十幾萬元。
相關新聞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