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畫
“經常吃不香、睡不好?最近特別倒霉?是不是家里的風水出了問題?”相信許多人對這樣的想法并不陌生。以風水之名招搖撞騙的案例不斷出現,更有所謂達官貴人迷信風水而斷送前程。風水熱的背后,究竟反映了怎樣的社會心態和社會問題?
迷信復興:以風水之名
近日,上海市民孟某在與鄰居關于“照鏡子”的斗智斗勇中心力交瘁。他說,因為鄰居家中長女前不久查出癌癥,父母聽信某風水大師之言,認為家中“有不干凈的東西”,便在大門口上方懸掛了一面圓鏡,意為辟邪擋災之用。“這不是把晦氣都照到我們家來了嗎!”孟某說,在商議、爭吵無果后,雙方陷入了冷戰,兩家人開始每天重復的功課,一人把鏡子反過來,另一人又將它翻回去。
聽聞上述事件,不少傳統文化研究專家感到汗顏。他們說,風水學本是古人了解自然、改善環境,實現天人合一理想的學問,但如今風水學被炒作利用,制造出宣揚迷信的言論。許多人抱著“寧可信其有,不可信其無”的心態,給了招搖撞騙之徒可乘之機。“風水消費”、“風水師培訓”成了日進斗金的時髦產業。
8月21日是中國傳統文化中的中元節,俗稱鬼節。半月談記者在天貓商城發現,各種辟邪擺設、家宅裝飾、開光靈符琳瑯滿目,價格從幾十元到近萬元不等。以“風水產品”為關鍵詞搜索,結果出來近7萬種可選商品,多數店鋪的日成交量在200~500件以上。業內人士指出,淘寶、天貓等電商已成為風水物件的重要流通市場,也成為部分“風水大師”斂財的大本營。
與此同時,打著“風水”旗號開辦的網站生意也非常紅火。半月談記者在一家名為“周易風水”的網站上看到,虛擬課堂常年招收“風水師”培訓生,主攻內容是風水、算命、占卜、相術等內容,據稱參加培訓者能學會“奇門遁甲”之術、堪輿安宅、預測股票足彩,甚至對談戀愛、找對象也有幫助……培訓班按照課時收費,隨來隨學,每節課價格在50元到200元不等。
群體恐懼:物欲橫流,心安何處
明明是招搖撞騙,為何打上風水的烙印后便有那么多人甘愿買單?專家分析,這其中主要有兩方面原因。教育部社會科學委員會委員、復旦大學歷史地理研究中心主任葛劍雄說,一是偶然的因素增加了所謂的可信度。“事情無非兩種結果,好壞‘五五開’。風水師的說法其實是一種心理暗示,吉則令人充滿信心,兇則令人消極易敗。”當人們接受了這種心理暗示,便很容易被牽著鼻子走。
二是所謂“風水大師”往往擅長詭辯之術。“你沒有講清楚,沒有照我說的做,所以不靈。”葛劍雄說,請風水師的人建立在信風水的基礎上,而且常常有所奢求,本身就心虛或有把柄在別人手里,即便上當了也不敢宣揚,否則自掉身價或怕遭到報應。
多數專家提到,迷信風水的背后有著深刻的社會心理問題。逢兇化吉、占卜算命,本是沒有邏輯的表現,卻在矛盾的人性中獲得了“滋養”。無論是貪官、權貴、明星還是普通老百姓,迷信風水之術無外乎于求財、求權、求安定,以期借助神秘力量改變命運,填補內心的空虛,撫平對未來不確定性的恐懼感。
上海市心理學會副會長孫時進認為,風水是缺乏安全感的人們企圖倚靠的一種力量。“一個內心不健全的人,沒有充分的自覺自在,難免會感到恐懼或焦慮。中國人深信因果報應,有的人做了壞事還渴望不受報應,更加寢食難安。”這時候,源自傳統文化的風水之術,以其神秘性,被精心設計包裝,成了一些人精神上的“救命稻草”。
為什么當下的人難求內心安定?孫時進說,各種社會問題都會導致人們產生內心的不安全感,有些是童年留下的陰影,有些是歷史遺留的問題,還有一些是現實坎坷的遭遇。如果內心不夠強大,就會導致病態的行為,“比如有的官員貪污腐敗,錢財埋在床底下都不放心,不問蒼生問鬼神,這就是一種病態”。
另一方面,在很多無法理解的自然現象面前,人們會產生神秘崇拜的“集體無意識”。這也使得風水學受到追捧。
更進一步,人們通常祈望通過風水之術來滿足非分之想或消解罪惡感,填補內心的空虛。“人心何以能安?要有價值觀,有一個堅定和篤信的標準去衡量世界。”上海大學社會學教授顧駿說,“在功利主義風氣的影響下,許多人的價值觀核心就是成功,而成功又被簡化為發財、有權、出名,這三樣背后實質就是物質享受、紙醉金迷、奢靡腐化。”
相關新聞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