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浙江房企新湖中寶、宋都股份已推出再融資方案,讓資金鏈緊張或處于崩潰邊緣的本地房企對這個市場看到了一絲希望。
然而,本報記者從有關渠道獨家獲悉,位于杭州的房企——浙江諦都控股集團有限公司(下稱“諦都集團”)已經資金鏈斷裂。
本報記者輾轉采訪到的一位諦都集團債權人表示,“諦都集團董事長林作敏去年下半年已潛逃,一共有13億債務,公司已資不抵債,今年5月9日晚上,他被公安抓進去了。”
8月28日,本報記者趕赴杭州公安局余杭分局,經偵大隊相關人士向記者證實,“諦都集團這個案子已經立案;林作敏涉嫌非法吸收公共存款罪。”對于案子其他方面細節,經偵大隊人士表示不方便透露。
浙江一位律師對記者表示,“因涉及金額巨大,案子怎么定性還是關注的焦點,非法吸收公共存款罪和詐騙罪還是有差別的。”
隨后,記者趕赴諦都集團的總部所在地杭州市余杭區經濟開發區。
記者在現場發現,諦都科技城大樓已是人去樓空,門口雜草叢生,門前旗桿旌旗已破爛。
與諦都科技城大樓所在地塊相鄰的為“諦都科技城B區”,該地塊上已建成兩幢辦公大樓,亦無人煙,更沒有任何招商跡象。
記者還從當地了解到,位于杭州余杭區興國路和北沙西路口、“諦都科技城B區”南面地塊亦屬于諦都集團,俗稱“77號地塊”,該地塊仍是一塊長滿野草的荒地。
對于諦都集團資金鏈斷裂,實際控制人林作敏被逮捕的情況,記者按圖索驥,或能逐步還原真相。
高利貸起家擴張敗筆
據多位熟人描述,林作敏為溫州泰順人,小學未畢業,鑄過鋼,做過五金生意。上個世紀90年代,他在杭州開始了其房地產第一桶金,杭州余杭興國路兩側的“科技城A區”和“臨城花苑”,亦為其較早的項目。
林作敏涉足房地產的頭幾年還算順風順水,依靠溫商盛行的民間高利貸,穩步地將房地產的盤子做大。
一位諦都集團高管對記者表示,“2009年12月底,諦都民間借貸的錢只有9000萬元左右,銀行借款也只有8000萬元。”
而一位諦都集團的債權人則聲稱,“溫州人民間借貸講的是信譽,根本不用白字黑字的寫下來,兩分、三分甚至四分利息都一樣,憑著這種信譽以及多年的朋友關系,我向林作敏多次個人借款。”
但是,2010年以來,國家對房地產實行調控,林卻開始了瘋狂的擴展戰略,為諦都集團后來的資不抵債埋下了禍根。
記者從相關渠道拿到了林控制的一攬子企業信息,林作敏早些年從事房地產的主體是杭州諦都置業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諦都置業),工商資料注冊時間為2004年3月。
實際上,目前的持股平臺諦都集團成立于2010年4月。相關資料顯示,圍繞著諦都集團,林作敏的控股或參股了26家企業。
前述諦都高管表示,“諦都出現的問題客觀原因在于逆宏觀調控擴張,主觀上就是林經營出現了方向性錯誤和管理漏洞。”
一位諦都股東也向記者透露,“江西南昌有個1.7億元左右的項目,實際上這是個被論證為不好的項目,有鐵路中間通過,但不聽我們股東勸解就干了。”
相關資料顯示,南昌國際商貿城(下稱“南昌項目”)位于南昌縣向塘鎮,總土地面積461畝,地面建筑物4.6萬平方米。2010年5月,該宗土地并非林競拍所得;蹊蹺的是,林作敏從浙江金華一位姓應的老板處接手了該項目。
其次,位于杭州余杭區的荒蕪的“77號地塊”亦是林擴張的敗筆。
據諦都債權人介紹,該地塊2010年12月競拍所得,面積22畝,競拍價1.2億元。目前已付土地款1.085億元。
此外,諦都集團另一爛尾項目在江蘇句容(下稱“句容項目”),土地300畝(其中150畝為商業用地、150畝為住宅),土地款高達1.5億元,目前實際僅付9000萬元。該土地由諦都集團下屬子公司江蘇創壹國際傳媒文化產業有限公司摘牌。
13億元巨債身陷囹圄
林作敏掌控的諦都集團肆意擴張,短短兩年,便背上13億元巨額巨債,淪為集團資不抵債、個人深陷囹圄的處境。
2012年下半年,諦都集團債務問題開始集中暴露。
當年7月5日,諦都集團四樓會議室召開了專題會議,研究諦都集團債務處置問題,資料顯示林作敏亦到場。
記者掌握的相關資料顯示,該次會議統計諦都集團全部債務情況:銀行貸款1.2億元;企業借款2.7億元(含擔保);個人借款4.5億元;應付句容項目土地款6000萬元;應付諦都科技城B區工程款8000萬元,合計約9.8億元。
時隔三個月,即2012年10月4日,諦都集團債權人會議上詳細地統計諦都集團總債務,但該數據飆升至13.2億元。
但諦都集團相關資產只有13.1億元,該會議統計的財務數據顯示諦都集團已資不抵債。
值得一提的是,曾經為林做大盤子的民間高利貸,也讓其此番徹底“崩盤”。
前述13.2億元總負債中,有高達6.29億元為民間個人借款。
另一張林作敏“個人負債表”驚人的顯示,截至2012年6月,其欠債本金為4.88億元,到期的應付利息為高達1.36億元,本息合計5.3億元。
不得不提的是,4.88億元本金中,只有1600萬元來自于銀行借款,僅占其總個人借款數的3.27%。而其余資金全部來自于民間高利貸,被借款對象多達73人。
記者發現,最大個人債權人周某某對林作敏的借款本金達4450萬元,相應利息便有1168.92萬元。據統計,共有19人各向林作敏借款額達1000萬以上。
前述債權人對記者坦言,“林的借款對象一部分是溫州泰順本地人,還有杭州人,若借款對象名單背后再細細展開,那要好幾百人了。林作敏以個人名義向這些人高利借款,再把錢轉到諦都集團賬上。”
另一位債權人哭訴說,“現在我們要被拖死了,每個月要交利息幾十萬。已經出了人命,泰順當地一農民錢拿不回只好跳樓。”
據悉,諦都集團競得前述“77號地塊”,部分資金自于諦都員工籌錢所得,金額高達2551萬元。據知情人士介紹,林另有120萬元借款來源于泰順筱村某小學的“贊助款”。對于諦都集團及林作敏個人如何“集資”,以及資金的去向,記者將持續跟蹤調查。
目前,諦都集團資產已被查封、林作敏已被杭州余杭當地警方控制,但諦都集團債權人成了熱鍋上的螞蟻。
有一位債權人表示,“對于我們來說,需要盤活諦都資產,把損失降到最低,希望當地政府出面來協調。”
記者了解到,諦都集團債權人在相關會議上已擬將前述“77號地塊”、江西南昌項目、江蘇句容項目實施債轉股。
相關新聞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