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畫
北航的經管碩士托關系當上了導游;
復旦的社會學碩士在一家銀行支行從“點鈔”干起;
……
剛剛過去的就業季,多數大學生歷經千辛萬苦,最終還是“各顯神通”找到了工作。
然而,“人人校招”網近日發布的“2013初入職場員工滿意度調研報告”顯示,明確表示對薪酬滿意的員工比例不足三成,近四成初入職場員工沒有參加過任何形式的公司培訓,“工作挑戰性較小”、“內容過于單調”則成為工作內容不滿意的兩大主要原因。
從“天之驕子”到“職場菜鳥”,他們面臨著怎樣的社會現實?入職一個月里,又經歷了哪些“沒想到”?
“第一次陪客戶,聊什么好呢?”
董倩 復旦大學社會學專業碩士
今年進入上海某股份制銀行支行
主要從事市場營銷
“像你們這些工作,過去招中專生、技校生就行,成本低、上手快,現在水漲船高,才開始要本科生、碩士生,甚至名校碩士。”入職一月,培訓之初領導訓過的這句話,仍然深深刺激著25歲的董倩。
為了找一份“有保障的工作”,今年碩士畢業的董倩,來到了一個規模不到20人的銀行支行,干起跟自己學了七年的專業“八竿子打不著”的市場營銷。
此前,董倩從沒接觸過金融業,全新的職場體驗就此開始:每天不計其數地練點鈔,一百張一沓的“練功券”在指間“嗖嗖”飛過,嘴里念咒語一樣數數,可一掐表,卻總也達不到要求的“神速”;對著賬本上密密麻麻的數字,“噠噠噠”拼命敲擊小鍵盤,稍不留神,就會前功盡棄。
非科班、零起點,銀行的工作對于董倩而言,完全是個新世界,很多名詞過去聽都沒聽過,“一開始我想,完蛋了!比別人慢了好幾拍。但后來發現,其實讀到碩士,自學能力還是有的;而且剛入職,核心業務也輪不到我單槍匹馬應戰。誰承想,真正難倒我的不是那些業務,而是‘打雜’!”
“比如,復印機該怎么用?份數、單雙面怎么選?過去在打印店里都是交給別人弄,感覺挺簡單的,自己也沒太注意;真到自己操作的時候,才發現我連這些都不會。有一次幫老師裝訂材料,還給弄壞了,好‘囧’啊!不得不說,那個機器挺高級。唉,好歹上了這么多年的學,居然栽在這些事兒上。”
另一件讓董倩頭疼的事是“說話”。前些天,“師傅”讓她陪客戶參加公司的產品推介會。“那是我第一次陪客戶,完全不認識,我琢磨著,既然陪客戶,那總得說幾句話,可聊什么好呢?”董倩想,“聊自己公司吧,我剛入職,還不是很了解;聊他們公司吧,我更是不清楚。”思前想后找不到話題,又緊張又窘迫,“過去只知道用英文聊天不容易,現在發現,就算用中文,也會說不出話。”
相關新聞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