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訪中組部干部一局(公務員管理辦公室)負責人
2011年,中組部、人社部和國家公務員局在中央機關組織開展公開遴選公務員試點,探索從基層選拔領導機關公務員。自2011年“試水”以來,這趟從基層機關到中央機關的“直通車”,已經開行至第三個年頭。
2013年中央機關公開遴選公務員工作正在進行中。近日,半月談記者就中央機關公開遴選公務員工作的相關問題專訪了中組部干部一局(公務員管理辦公室)負責人。
優化領導機關公務員隊伍結構
“從基層和生產一線選拔干部,是我們黨干部工作的優良傳統和重要經驗。”中組部干部一局(公務員管理辦公室)負責人說,改革開放以來,按照干部隊伍“四化”方針和德才兼備原則,各級黨政領導機關選拔了大批政治素質好、文化程度高、具有專業知識的優秀干部。
但是,黨政領導機關也存在公務員隊伍來源比較單一、經歷比較簡單、素質結構不盡合理等突出問題。而且,機關層次越高,來自基層和生產一線的公務員越少。
針對黨政領導機關公務員隊伍結構的突出問題,黨的十七大和十七屆四中全會提出,要注意從基層和生產一線選拔優秀干部充實各級黨政領導機關,建立來自基層一線黨政領導干部培養選拔鏈。2009年1月,中組部會同人社部專門印發《關于注重從基層和生產一線選拔黨政領導機關干部的意見》,要求各級黨政領導機關要有計劃地面向下級機關公務員進行公開遴選。
2011年,中組部、人社部和國家公務員局在中央機關組織開展公開遴選公務員試點。首次公開遴選,便有63名基層公務員脫穎而出。有了試點的經驗,2012年中央機關公開遴選公務員由“試水”階段轉入正式實施階段。
這兩年參加遴選的部門普遍反映,公開遴選的公務員綜合素質較高,工作經驗比較豐富,對基層情況比較熟悉,處理復雜問題能力較強,到崗工作后能夠較快進入角色,為中央機關制定政策注入更多民情因素,更好地反映基層呼聲。
“作為競爭性選拔干部的創新之舉,公開遴選在制度設計上結合實際進行創新。”這位負責人說,公開遴選堅持注重基層用人導向,堅持德才兼備、以德為先標準,堅持人崗相適原則,立足于職位核心能力素質要求,進行全面衡量比選,堅持程序公開透明,力爭真正選拔出政治品質好、道德品行優、工作能力強的優秀基層公務員。
通過各級黨政領導機關有計劃地公開遴選,為基層優秀公務員提供更多施展才華的舞臺,形成優秀人才到基層去、領導機關公務員從基層來的生動局面,努力建設一支政治堅定、能力過硬、作風優良、奮發有為的高素質公務員隊伍。
暢通和規范基層公務員“上行通道”
公開遴選是公務員競爭性轉任方式,是公務員隊伍內部“二次擇優”和暢通基層公務員“上行通道”的一項制度創新。注重基層經歷,是公開遴選的一個鮮明特點。有沒有基層工作經歷,成為能否進入中央機關的“硬杠杠”。
這位負責人強調,報考者必須具有2年以上基層工作經歷。一些遴選職位還要求報考者具有基層領導工作經歷。這些報考者,有的當過駐村干部、扶貧指導員、鄉鎮專干、市縣科局長、縣鄉領導干部,有的干過組織紀檢、招商引資、信訪維穩、民政計生等工作。2012年最后勝出的22名處長、副處長中,14人具有基層領導工作經歷。
“但是光有基層經歷還不行,基層表現更重要。”這位負責人解釋道,我們要求報考者年度考核均為稱職以上等次,須按干部管理權限推薦報名,這也是為充分發揮報考者所在機關的審核作用。遴選部門在考察中注重把好人員素質關,堅持德才兼備、以德為先、注重實績。
值得注意的是,2013年,具有2年縣(市)領導班子副職工作經歷的縣處級副職領導職務人員可以報考處長職位,這為優秀基層公務員提供了到領導機關工作和職務晉升的雙重機會。同時,為鼓勵基層公務員安心本職工作、干出實績,規定報考者應具有2年以上公務員工作經歷,并規定由下級機關轉任到本級機關的,須在本級機關工作2年以上。
遴選計劃、資格條件、筆試成績、面試名單、遴選結果等都通過一定方式及時公開或公示……公開遴選堅持公開透明,打造“陽光賽場”。
為體現公平競爭,中央公務員主管部門嚴格審核遴選計劃,強調資格條件設置寬嚴適度,杜絕歧視性條件,并在報名、資格復審和備案等環節層層把關。在筆試和面試中派出巡考組,實行面試外聘考官制度,擬任職人選由遴選部門集體討論決定。
關于如何堅持人崗相適,不斷提高公開遴選的科學性問題,這位負責人告訴記者,他們積極探索考試、考察相結合的公開遴選機制,分級設置考試、開展命題調研、面試“一職一卷”、考察重德重績等做法,增強選人用人的科學性和精準度。
公開遴選為基層優秀公務員搭建“上行”通道,進一步樹立了注重基層的用人導向,通過公務員隊伍來源多元化促進了決策的科學化。
面向基層培養選拔鏈的常態化
近年來,各地積極開展公開遴選公務員工作,對建立面向基層的公務員培養選拔機制進行了有益探索。2008年至2012年,省、市兩級機關公開遴選公務員3.6萬人,其中現任或曾任縣鄉黨政正職的1194人。
實踐證明,公開遴選成為領導機關優化公務員隊伍結構、擴大選人用人視野、規范選人用人方式、匡正選人用人風氣的有效措施,對于建立中央、省、市、縣、鄉五級機關相互聯系的公務員培養選拔鏈,具有重要意義。
“當然,這項工作還存在遴選方式需要進一步完善等問題。”這位負責人說,下一步,將按照黨的十八大“注重從基層一線培養選拔干部”精神,在認真總結中央機關和地方公開遴選工作經驗的基礎上,進一步推動這項工作的科學化、規范化。
2013年1月,中組部、人社部印發《公務員公開遴選辦法(試行)》,為建立公開遴選長效機制提供了制度保障,標志著公開遴選公務員工作步入常態化開展、制度化推進階段。這位負責人強調,下一步將指導各地各部門在對公務員隊伍結構定期進行分析和預測的基礎上,有計劃地持續開展公開遴選工作。今后,公開遴選將作為中央機關選拔公務員的一項長期性工作,定期組織開展。
同時,中央公務員主管部門將指導各地根據《公務員公開遴選辦法(試行)》,結合本地實際,制定實施細則,進一步準確把握公開遴選的制度定位,科學設置公開遴選職位和資格條件,優化工作流程,完善遴選方式,使優秀基層公務員“上得來、選得準、用得上”。
相關新聞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