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上,他要求下屬單位依法行政;臺下,他卻將法律拋之腦后。這位頭頂“法學博士”、“經濟學教授”等多項頭銜的官員,最終在其升任醴陵市委書記后被舉報落馬
7月8日,湖南省衡陽市南岳區檢察院披露,經過反貪干警的艱苦追捕,一個月前,該院將涉嫌向醴陵市原市委書記蔣永清巨額行賄的犯罪嫌疑人宋明抓獲歸案。由此,備受各界關注的醴陵市原市委書記蔣永清腐敗案露出了冰山一角。
而法治周末記者從相關方面獲悉,湖南省紀委目前已將蔣永清案移送司法機關處理。
蔣永清,這位頭頂“法學博士”、“經濟學教授”等多項頭銜,并屢被上級肯定的“學習型”官員,最終在其升任醴陵市委書記后被舉報落馬。
從國企科長到市委書記
自小刻苦學習,高分考入名牌大學,步入仕途后一路順暢,蔣永清的成長史與已落馬的廣東省云浮市原常務副市長馮湘勇頗為相似。
“兩人同為湖南永州人,自小學習成績好,名牌大學畢業后仕途走得都很順暢,最后都因腐敗落馬。”談起這兩名永州籍的“政治新秀”,永州市民李常青深感惋惜。
李常青向記者透露,1968年12月,蔣永清出生于永州零陵區(原芝山區)的一個普通家庭,自小成績優異。
蔣永清的簡歷顯示,1987年9月,他考入武漢大學,主修哲學專業。1991年7月,蔣永清大學畢業后在株洲硬質合金廠參加工作,并在該廠黨校任教員。
始建于1954年的株洲硬質合金廠是中國第一家硬質合金大型國營企業。大學畢業后,雖沒能直接進入黨政機關工作,但在株洲硬質合金廠這樣大型國企黨校工作,對蔣永清來說也算專業對口。
因為畢業于名牌大學,加上自身的工作努力。蔣永清在黨校當了一年教員后,便被提拔為黨校教務科副科長,一年后轉任科長。1995年,蔣永清又被任命為株洲硬質合金廠團委負責人,享受副處級待遇。
“年僅27歲就在大型國營企業擔任副處級干部,這種情況當時在廠里并不多見。”原株洲硬質合金廠一名退休干部對記者說。
這名退休干部還向記者透露,蔣永清在工作之余,經常是書不離手。“這位年輕人這么勤奮好學,以后肯定會有出息。”
因為愛好學習,又精通黨務工作,蔣永清很快就被株洲市委組織部看中。1995年10月,蔣永清調入株洲市委組織部工作,任部務秘書。
1997年6月,蔣永清的仕途從株洲市委組織部干部二科科長起步。初入仕途的蔣永清并沒有停止學習。其間,他研讀華中師范大學政治研究院中國現代化與城市發展研究方向博士研究生,并獲法學博士學位(在職)。
此后幾年,蔣永清先后在共青團株洲市委、株洲市委黨校任職,幾乎每年都有進步。2007年11月,蔣永清任株洲縣縣長。3年后,蔣又調任醴陵市市長、2011年12月,蔣升任醴陵市委書記。
醴陵位于湖南省東部,是株洲市下轄的縣級市,總人口103萬。該市曾被評為“中國陶瓷歷史文化名城”和“中國花炮之都”,綜合實力位居湖南省縣域前5強。
“醴陵市是株洲地區唯一的縣級市,蔣永清能夠主政醴陵,說明上級還是很看中他的。”醴陵市某官員如此說。
“學習型官員”
“作為市長,謀一方發展,保一方平安,不斷學習是基本前提。正如古語所說,‘為官不學半個盜,讀破萬卷品自高’。”這是時任醴陵市市長蔣永清接受媒體采訪時暢談自己學習的感受。
媒體披露,蔣永清經常隨身攜帶紙筆,隨時隨地記錄、摘錄資料。愛學習的蔣永清有“五必”學習習慣:晚上的電視新聞必看,每天的主要報刊必閱,有名的管理書籍必讀,需要的有關資料必錄,重要的政策文件必背。
因為愛好學習,這名株洲地區唯一擁有博士學位、經濟學教授職稱的縣(市)長,曾被株洲市委評為“學習型領導干部優秀個人”。
當年,蔣被株洲市委評為“優秀市長”的另一個原因是他注重調研。在醴陵任職后,蔣永清每周安排一兩次調研,下基層、下企業、下農戶。半年時間,他走訪了醴陵所有市直單位、鄉鎮、街道辦事處和大部分社區、村組。
蔣曾表示,調研是一個向群眾、向社會、向實踐學習的最好方式;工作中遇到了問題,首先就要開展調研,通過調研了解第一手資料,找準癥結所在。
據媒體報道,經過調研,蔣永清“不僅全盤掌握了醴陵的經濟社會發展情況,更是對財政稅收、項目建設等重點領域和重點工作有了較為翔實的了解”。
蔣還善于抓住熱點,并展示自己執政基層的理論造詣。他撰寫出版的理論專著《中國的小城鎮發展問題研究》,曾受到當地媒體、官場追捧。這本書致力于“面向21世紀的新形勢,找出中國特殊國情下的艱難選擇”。他沿著經濟、政治、社會、文化以及歷史和民族心理等線索,對小城鎮發展進行深入探討,最后提出:“當代中國的城市化,應當走以小城鎮建設為主的發展道路。”
有經濟學教授頭銜的蔣永清,曾主編、合編、參編數部著作,官方履歷顯示他在“國內各級黨政刊物上發表學術論文近百篇”。
蔣在工作生活中也給人留下了清廉的印象。除了“力當清白官,志做清白人”這樣的言語表達。公開資料還記錄,他每次到基層單位或企業調研視察工作,堅持只在單位食堂就餐,并且不準擺水果、不準上煙酒。
相關新聞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