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地時間7月1日,澳大利亞新任總理陸克文在堪培拉的政府大樓前,和他的女性內閣成員合影。新內閣“擠滿女人”,但陸克文稱對此很自豪,卻矢口否認這是爭取女性選民的王牌。
6月28日,澳大利亞新總理陸克文在堪培拉召開任后首次記者會。
7月1日,澳大利亞新任內閣部長在堪培拉政府大廈宣誓就職,時隔3年又當上總理的陸克文,集結了自己的鐵桿支持者,組成了新的領導班子。
6月26日,陸克文以12票的優勢,在工黨黨內選舉中重奪黨首之位。他的競爭對手吉拉德信守承諾,讓出總理之位,并表示不再參加今年的總理大選。但新一屆議會選舉迫在眉睫,在黨內分裂、反對派挑戰的雙重壓力下,即使強勢如老陸,總理位子也未必能穩坐到今年9月。
老面孔被踢開,支持者獲提拔
在英國《每日電訊》報看來,澳大利亞工黨6月26日這場激烈的內斗顯得“離奇而近乎莫名其妙”。英國《衛報》也認為整件事“混亂而難以決斷”,像個虛構的故事。就連置身其中的國會議員,也悄悄告訴澳大利亞新聞網,那場充滿了意外、搞笑、插科打諢的馬拉松式會議,絕對是“史上最滑稽的黨首選舉”。
不管怎樣,陸克文贏得了最終的勝利。他在取勝之后,走上前握住女總理的手說“謝謝你”,但吉拉德并沒回應他。
隨后,他向吉拉德的親信和部長們伸出橄欖枝:如果對方愿意,歡迎他們繼續為新內閣效力。但轉眼間,7名吉拉德的鐵桿支持者宣布辭去內閣職務、退出政壇,包括副總理兼國庫部長、防長、貿易部長、藝術文化部長、教育部長等。
這多少有些尷尬,但對剛上臺的陸克文而言,未必是壞事。畢竟,對方主動騰空了位子,他安排自己的親信上位,就更加順理成章。
在副黨首選舉中獲勝的安東尼·阿爾巴內塞被委以重任,除了繼續擔任基礎設施建設和交通部長外,還當上了副總理,并分管寬帶通信和數字經濟。這位兩朝元老告訴《衛報》,2010年推翻陸克文是工黨的錯誤和損失,去年陸克文挑戰失敗時,自己強忍著才沒讓淚水掉下來。
今年3月的工黨領導權之爭中,曾經支持陸克文的理查德·馬勒斯一朝翻身,首次進入內閣,當上了貿易部長。前移民部長克里斯·鮑恩執掌經濟大權,出任國庫部長。喬爾·菲茨吉本和金姆·卡爾分別擔任了農林漁業部長和工業、創新與科研部部長。
被視為“總控鑰匙”的原金融服務和養老金部長比爾·肖滕,在最后幾小時倒戈,轉投陸克文門下,因此當上了更加位高權重的勞資關系部長和教育部長。
一些吉拉德的支持者仍留在新內閣中,但境遇截然不同:原環境部長托尼·伯克從布蘭登·奧康納手中接過了移民部長這個“燙手山芋”,后者則領了就業部長的“肥缺”。
此外,陸克文的新內閣中還“擠滿了女人”。心理健康部長杰西塔·柯林斯,住宅、無家可歸者與婦女地位部長朱莉·柯林斯等11位女將,讓陸氏內閣成了有史以來“脂粉氣最濃”的一屆內閣。陸克文對此很自豪,卻矢口否認這是爭取女性選民的王牌。
“這是一個強大的團隊,我很驕傲是這支團隊的領導者。”陸克文表示,“我是個信仰精英政治的人,有價值的人不管男女,都應被提拔。”
但在美國廣播公司(ABC)看來,真相很簡單:陸克文的“粉絲”被擢升,吉拉德的支持者卷鋪蓋走人。
相關新聞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