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頻道 > 深度 > 正文

                男子37年前被頂替上大學 17次起訴補償未能立案

                2013-06-28 09:25 來源:三聯生活周刊

                  失去的一個機會,由此失去的一個人生。

                  張虎群唯一一張年輕時候的照片是1976年去大學報到前到縣里遷戶口時拍的,因為年代久遠已經橫斷開。照片上的年輕人相貌端正有書卷氣,帶著對未來既躊躇又不可知的神情。這是張虎群人生的高峰。當他背著糧食和行李跋涉周折趕到學校的時候,卻被拒絕接收,直到20多年后,真相才在他不懈的追查中浮出水面。他的大學名額被人頂替了。如今的張虎群是貧困村里最窮的農民,住在已經荒棄的土房里,滿臉溝壑。他把舊照片翻拍放大拿在手上端詳,假設著如果讀了大學生活會怎樣。同校的老鄉已經是大學教授和縣委書記,而現實卻是頂替的細節和責任人因為年代久遠已經模糊,連學校都幾經更迭并入了河南科技大學。

                  兩個轉折

                  張虎群家距離縣城有八九十里路,不通公交車,連到達距離其他村子最近的線路每天也只有早上的兩班車。從那里再到張虎群家還要20分鐘車程,沿路全是已經收割完冬小麥的黃澄澄的農田,這是中原腹地最普通的農村,沒有致富的礦產資源,只有靠天吃飯的農業耕作。柏油路盡頭的空曠土地是曬谷場,村民們正在忙碌,他們的房子以曬谷場為中心向兩邊排開,是高墻大門、樣式相似的磚瓦房。

                  張虎群的房子不在這個行列。從曬谷場邊緣向下望是長滿雜樹野草、看不見底的山溝,沿著陡峭山坡往下走到山坡中央的平地才看見張虎群的土房。全村原來幾代人都住在沿著山坡挖出的窯洞和窯洞前面夯起來的土房里,上個世紀80年代開始,富起來的人家蓋了新房搬到上面去,窯洞年久失修如果遇到連雨天就會發生坍塌,非常危險,村里索性把上面的耕地劃成宅基地分配給村民。全村人都搬了上去,祖宅荒棄了,許多窯洞口都只塌得剩了黑洞,被外面的半人高的雜草擋住,土房子也只剩下斷壁殘垣,用力一踩就土崩瓦解。唯獨張虎群一家還住在這片已經沒有人煙的土地上。

                  張虎群也被分了宅基地,他抱著小孫子帶我們去看,對這個位置很滿意,“前面就是一條路,四通八達,周圍沒有鄰居,少了糾紛”。分地時栽的樹苗已經長得有盆口一樣粗,可是他依舊沒有錢蓋房子。“我們蓋房不是攢錢而是攢磚頭,手里有點錢就買一批磚,我還差兩萬塊磚。”從同村人的高墻下走過,張虎群說:“我比他們都強,要不是跑上學的事情,早年蓋房子一萬塊錢就夠了。”

                  張虎群是苦孩子出身。家里孩子太多,很小的時候就被母親過繼給姨媽家,姨媽有肺結核長年不能勞動,家里還有一個患有小兒麻痹的弟弟。迫于生活壓力,張虎群從很小的時候就非常勤快,只要不上學就在生產隊里賣力干活掙工分。在學校,張虎群也是個很要求上進的學生。“我從上學時就一直當班長,還是學校里的干部。”張虎群說。1973年,張虎群從石村五七高中畢業,因為一直表現突出,又有文化,沒多久就當上了生產大隊的會計,管5個生產隊,成了公社最年輕的大隊干部。

                  雖然家里很窮,可是在那個年代這并不是一件特別重要的事情,當上大隊會計之后就有媒人上門說親,未婚妻比他小5歲,是附近村子里數得著、有文化的姑娘。張虎群的妻子告訴記者,比她大一點的女孩子都是文盲,她卻一直讀到中學畢業。可她成分不好,是中農。張虎群在她眼里是門好親事,比她文化程度高,家庭成分是貧農,父親還是參加過渡江戰役的黨員。雙方見了幾次面就把婚事定了下來,人生順遂。

                  張虎群的好運還沒有結束,1976年9月份,上面下來通知,分給張虎群所在的石村公社6個繼續深造的名額,要求從高中畢業、表現好的社員里選拔。“我們公社有十幾個生產隊,每個生產隊選出一名高中生,有的生產隊沒有高中生就推舉一個初中生,都知道這個機會的重要性,都不想浪費掉。所有選出來的人再送到公社去競爭,留下12個人參加體檢,前6名是正式的,后6名是替補,如果前6名有人體檢出問題,后面的人就會補上,最后選出的6個人在公社張榜公示。”張虎群說。

                  6個名額里面2個是大專,4個是中專,有農校、衛校、師范、體校等不同的學校和專業。張虎群是其中的佼佼者,他收到的是大專岳潭農學院的錄取通知書,即將進入學校的畜牧獸醫專業學習。“像體校畢業只能打球,我的這個農專在當時是個好專業。因為地區缺乏技術,希望我學成回來能夠帶領地方發展畜牧業。”張虎群說。這次選拔是公社里的大事,社員們議論紛紛,連張虎群剛剛訂婚的未婚妻都受到了波及,“同村的人說我心高意遠,終于攀上了大學生,一下子脫離農村了”。

                  通知書上沒有寫報到時間,只說是開學時間另行通知。張虎群一邊繼續在大隊里掙工分支撐家庭,一邊耐心等待開學的消息。一直等到1977年,開學還沒有動靜。岳潭農專前一屆的學生卻已經畢業回鄉,他跟張虎群是校友,又跟張虎群的未婚妻是同村,很奇怪地向張虎群打聽,學校已經開學幾個月了,怎么沒見虎群去上學,出了什么事。張虎群的未婚妻趕緊通知張虎群去學校報到。

                  “我背著行李和糧食從縣城坐車到洛陽,又從洛陽坐火車到偃師,找到學校之后,學校的人說還要一張開學時間通知書,沒有這張通知書不能報到。我沒有收到過這張通知書,只能返回村里找。大隊、學校、郵局,所有能接觸到信件的地方我都去了不知道多少次,可是沒人看見過我的這封信。我又到偃師的學校想說明情況,可是學校的工作人員說我已經超過了報到期限,不能錄取我了。”張虎群告訴記者,自己在農村一直表現好,他心里把學校看得很高,學校不收他,他首先覺得是自己的錯,很羞愧也很絕望。他回到村里,好多天連門都不出。村里人得知他上不了大學了,紛紛議論他到底犯了什么錯誤。甚至連張虎群的未婚妻都跟著被奚落,“說我是搭上了半截子大學生,一場空”。張虎群的妻子說。很長一段時間里,他看到村里人扎堆說話就繞著走,覺得無法面對熟人。

                  20多年的疑問

                  張虎群是最后一屆工農兵大學生,他錯過了被推薦上大學的機會,家庭的困難也讓他無法參加1977年冬天恢復的高考。“我媽那時候病得很嚴重,屋里連做飯的人都沒有。她催我趕緊把媳婦娶進門,看著我結婚她也放心了。我辦完婚禮不久,我媽就去世了。”張虎群說。

                  上大學的這一頁從張虎群的人生中翻了過去。張虎群告訴記者,父親是本分的農民,覺得既然學校不收,就應該老老實實回來種地,婚后的生活也讓張虎群陷入家常里,日復一日隨波逐流,大隊會計另有人選,他也沒有被埋沒,改當了生產隊長。

                  生活波瀾不驚,被岳潭農專拒絕的事情卻成了張虎群心里繞不過去的坎兒,他特別留意公社里其他工農兵大學生的動向,比他早一屆的岳潭農專畢業生不出所料得到重用,跟他同一屆的其他5個人也在1979年順利畢業,吃上了商品糧,每個月有四五十塊錢的工資。一個學化學專業的同學分到附近的學校里教書,張虎群趕集的時候總要特意到學校里找他聊天。

                  1981年,已經有了一些生活閱歷的張虎群終于按捺不住,越想越覺得自己被取消入學資格的事情很委屈,開始了跟學校討說法的漫長糾纏。“最開始我只是想讓學校給我出一個書面的說明,寫清楚為什么不收我,我拿回去也是給自己和別人一個交代,你不能口頭說不要我就不要我了。”張虎群說。當時的岳潭農校搬到了新安縣改名為豫西農專,學校對張虎群的答復是,他這個是歷史遺留問題,人員變動太大,現在的人都說不清。

                  包產到戶之后,同村人都謀劃著如何掙錢改善生活和致富,張虎群的心里因為還裝著沒上大學的疑問,日子過得三心二意。張虎群的妻子告訴記者,他手里只要攢了點錢就跑去洛陽的學校理論了。多年連個接待的人都沒有,家里的生活卻越來越貧困。張虎群家本來就比同村其他人家負擔重,有年邁的老父親和小兒麻痹沒有成家的弟弟要照顧,婚后的小家庭又陸續添了三男一女的人口,夫妻倆種著十幾畝地,沒辦法像其他人一樣外出打工。眼看著鄰居們一家一家地搬到上面的新房里,張虎群卻在缺錢的時候把父親渡江戰役得到的軍功章5塊錢一個賣掉了。

                  直到1998年,張虎群還沒有死心,他高中同學的妻子在學校里當老師,他就拜托同學能不能從教育系統內部幫他打聽一下當年的真相。22年過去了,岳潭農校已經變成了洛陽農專,這聽起來是一件很離譜的委托,同學的妻子卻真的輾轉找到了學校的工作人員,幾個月后傳來消息。“說我是被人頂替了,讓我到學校心里不能含糊,往頂替上鬧,準沒跑兒。”張虎群說。心里有底的張虎群拿出珍藏的錄取通知書再一次來到洛陽農專,找學校理論。“他們眼里看見的是一個農民跑到學校里來問20多年前上大學的事情,以為我有精神病,告訴看門的再也不許我進校門。”張虎群說。

                  張虎群只好去上訪。“一開始去的是教育廳‘信訪辦’,‘信訪辦’說這屬于高招遺留問題,得去‘高招辦’,‘高招辦’聽說是頂替的事情,又讓我去找教育廳紀檢組。”張虎群告訴記者,他在紀檢組里遇到了貴人。“那天工作人員不知道都去哪里了,只有一個人在辦公室,穿得可樸素,一點看不出是領導。”張虎群說。接待張虎群的是紀檢組負責人倪傳忠,他看了錄取通知書之后,給學校紀委寫了一封信,讓他們查一下。“本來這封信是要寄的,我讓他把信給我帶過去。我連學校的門都進不了,這封信是敲門磚。這一次,學校黨委辦公室的主任接待了我。”張虎群說。

                  一個星期之后,洛陽農專承認張虎群1976年接到的錄取通知書確實是學校所發,被人頂替沒有能夠到校學習的事情也基本屬實,可是因為年代久遠,地方和學校的相關工作人員變動很大,細節無法查清。壓在張虎群心里22年的疑問終于有了答案。

                  如何彌補,張虎群的第一步設想是恢復學籍,去讀大學。“我不能讓事情就這么了結了,去上學這在當時是唯一的選擇。”張虎群說。1999年,學校提出讓張虎群按照成教生返校讀書,張虎群拒絕了。“成教學生跟普招學生是有區別的,我當年是按照普招生被推薦的,怎么能按成教生復學。”張虎群說。按照普招生入學,很麻煩。張虎群是河南省恢復學籍的第一人,一切程序都在摸索。河南省教育廳的思路是,同意張虎群按照普招生恢復學籍,但是畢業后不包分配,按照現在畢業生就業政策就業,學費由洛陽農專負責。

                  2001年9月6日,49歲的張虎群收到了人生中第二次大學錄取通知書,他依舊被安排在畜牧獸醫專業就讀,學制三年。張虎群告訴記者,他第二次拿到錄取通知書的時候哭了,這么多年不容易。他的妻子也一掃心頭的郁結,她特地給娘家村里當年奚落她的人帶了話,她搭上的可不是半截子大學生。倪傳忠當年接受采訪時表示,讓張虎群復課是希望他學有一技之長,即便找不到工作也可以自己發展養殖,改變生活困境。可是在幾乎當了一輩子農民的張虎群身上沒有發生勵志的奇跡,49歲的年紀早已經錯過了學習的好年華。“上學不分配了,又掛念屋里,沒有信心也沒有學習動力。”張虎群告訴記者,他離家讀書前發現老父親住的窯洞裂開了口子,他補了一補,可是那一年連續下了幾天的雨,窯洞塌了,把父親、弟弟和兩個孩子困在了里面,依靠倒塌的縫隙,大家才逃生出來。村里覺得太危險,把祠堂和圖書室分給張虎群的弟弟和孩子們居住。

                  上了一個學期的課程之后,張虎群休學回家,并且因為缺課太多,最終只拿到了結業證書。

                責編:安文靖
                0
                我要評論
                用戶名 注冊新用戶
                密碼 忘記密碼?

                專題推薦

                度假季 沙灘女王泳裝扮美記

                度假季 沙灘女王泳裝扮美記

                眼看氣溫開始攀升,不性感怎么點燃夏日熱情。要性...

                7月內地影市觀影指南

                7月內地影市觀影指南

                七月向來是各路大片“占山為王”的時候,而這個七月則...

                主站蜘蛛池模板: 欧美亚洲国产精品久久高清| 中文字幕一区二区三区人妻少妇| 菠萝蜜视频网在线www| 婷婷久久香蕉五月综合加勒比| 亚洲精品字幕在线观看| 精品国产日韩亚洲一区91| 国产精品久久精品福利网站| 一级肉体片在线观看| 日本高清不卡在线| 亚洲色偷拍区另类无码专区| 精品精品国产高清a毛片| 国产精品666| xxxwww欧美性| 日韩欧美aⅴ综合网站发布| 免费看大美女大黄大色| 被三个男人绑着躁我好爽视频| 国内一卡2卡三卡四卡在线| 久久亚洲精精品中文字幕| 欧美精品blacked中文字幕| 国产在线精品一区二区夜色| h在线看免费视频网站男男| 成人免费视频一区二区| 亚洲人成网亚洲欧洲无码| 漂亮人妻被黑人久久精品| 国产人妖在线播放| 91久久精品国产91久久性色tv| 小说区图片区综合久久88| 久久桃花综合桃花七七网| 欧美一级在线观看| 伊人一伊人色综合网| 精品视频一区二区三区在线播放| 国产精品久久久久久| 一级做a爰片久久毛片人呢| 日韩a级无码免费视频| 亚洲天堂五月天| 波多野结衣女教师6bd| 国产一级毛片高清视频完整版| 18禁成人网站免费观看| 在线综合亚洲欧美网站天堂| 东京无码熟妇人妻AV在线网址| 日日夜夜狠狠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