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網北京6月3日電 隨著生活水平提高、健康觀念變化,人們對“坐月子”的重視程度日益提高,月子會所等母嬰保健機構應運而生,生意火爆、價格不菲。但是,價位動輒數萬元甚至十幾萬元的月子會所行業目前仍處于“真空地帶”,無準入機制、無行業標準、超范圍經營、監管主體缺位等問題,使得這一新興行業的服務質量令人擔憂。
據不完全統計,目前在北京、上海、廣州及周邊經濟發達地區,已有超過200家月子會所。專業的服務、溫馨的環境、“一對一”甚至“多對一”的貼身護理,是月子會所的“招牌”,也是一些高端月子會所“天價”收費的原因。記者登陸某知名母嬰網站看到,近十家高端月子會所在這里打出廣告,提供28天專業化母嬰護理,按護理“套餐”種類不同,價格從4.98萬元到12萬元不等。
月子會所雖然價格不菲,但通常生意火爆,“一房難求”。記者日前以產婦家屬身份致電北京幾家口碑較好的月子會所,被告知近3個月的房源已被訂滿,有些會所僅剩一兩間朝向、戶型不好的房間。最終,記者在北京市朝陽區一家還有空房的高端月子會所,咨詢了服務和收費的具體情況。
經過了門禁刷卡、換鞋套、測體溫、手部清潔等一系列流程后,記者見到了會所的工作人員。在她提供的“月子休養套式計劃收費表”中,記者看到,標準型、尊享型、豪華型、至尊型休養計劃,對應著不同房型、景觀以及具體24項不同的母嬰護理內容。工作人員稱,價格最高的10.92萬元至尊型休養計劃,不僅可以享受全套母嬰護理服務,還可享受“五星級酒店超豪華套間配置,舒適的客房及客廳,家庭化便利廚房,獨享優美景觀的陽光房,以及由專業行政主廚提供的月子膳食及家屬陪住餐”。
如此高價服務能否保障安全性?一旦母嬰因護理不當出現意外怎么辦?當被問及此問題,該工作人員表示,他們是在工商部門正式登記注冊的“非醫療機構”,護理人員都是私立醫院的資深婦產科專家和有從業資格證的專業護士。如果因護理原因出現事故,會所承擔所有治療費用,但必須是在其指定的一家私立醫療機構治療。
在記者走訪的多家高端月子會所,工作人員均表示其專業性和安全性非常可靠。但此前全國多地相繼曝出因護理失職、交叉感染所引發的母嬰患病事件。
2011年,上海一家月收費6萬元的高端月子會所,陸續有14人傳染上紅眼病,包括7名嬰兒、3名產婦、1位家屬和3名護理人員。據調查發現,這家經營范圍為母嬰護理的服務機構竟然沒有衛生許可的認證要求。而今年初,在常州一家月收費最高4萬元的月子會所,多名新生兒感染上肺炎,家長質疑該會所未及時通報病情并進行有效隔離。
記者調查發現,目前國內的月子會所,一種是依托民營醫院產科提供較為“專業”的月子服務;第二種是結合家政服務、月子服務于一體的公司,不僅提供月子服務,還提供住家服務的月嫂;第三種是完全獨立運營的月子會所,在服務、硬件條件和周邊環境等方面走高端精品路線。
“除了第一種是依托民營醫院需要按照有關醫療機構的制度管理外,其余兩種無法像醫院那樣接受衛生主管部門監管,更多的是按照服務企業在運作。”浙江省醫學會副秘書長鄭凱航說。
中國保健協會副秘書長李萍說,雖然目前有200多家月子會所在工商行政管理部門注冊,但據她了解只有2家是以“月子會所”名義注冊,剩下多數是按家政服務行業備案。
“月子會所不同于專業婦幼保健院和婦產醫院,不是醫療衛生機構。但它的服務對象又是母嬰這一特殊人群,其衛生環境、硬件設施、消毒標準以及從業人員的素質、專業技能和資質認證等都應建立嚴格的行業標準和監管制度。”
據了解,2012年,母嬰保健服務行業的全國標準已開始起草。但這一進程并不十分順暢。目前,月子護理服務行業面臨“多頭管理”但缺乏明確監管主體的問題。工商部門監管營業登記、食藥監部門監管餐飲、衛生部門監管衛生……浙江省衛生廳有關負責人曾粗算過,一家月子會所最多能對應數十個部門,監管盲區難以避免。
李萍說,正因邊界模糊,國內一直沒有針對月子護理服務行業的管理辦法。工商部門至今未建立“月子會所”的審批登記制度,對于其面積、人員、衛生條件等準入條件沒有明確規定。
對此,鄭凱航建議由公立指導民營,引導整個月子護理服務行業健康有序發展。“各地的公立婦幼保健部門,可以選定一家醫院進行規范管理的示范,樹立一個行業標桿。”
不過目前公立醫院醫療資源緊張,提供月子服務存在一定困難。鄭凱航說,可以考慮與民營資本合作,由公立醫院培訓人員、制定標準,由民營資本提供場地、注入資金,也許是比較好的辦法。
專家認為,母嬰護理服務行業目前還處于爬坡初期,未來5年將面臨一次大的洗牌。“不過,除了靠市場的優勝劣汰,更迫切的還是需要規范化的監督和管理。”(記者段菁菁、任瑋、趙倩)
相關新聞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