瞭望封面稿:公款吃喝心態錄。
公款吃喝心態錄
“酒桌辦事”不改,公款吃喝難禁
“很多時候‘醉翁之意不在酒’”,上海一名縣處級干部對《瞭望》新聞周刊記者說,推杯換盞間可以拉近關系,揣度彼此,繼而提出正規場合或意識清醒狀態下不好說、不能說、不便說的訴求。
“今天喝酒不努力,明天努力找酒喝?!睆V西一名縣委書記坦言,真正好酒的干部很少,但為了維持“圈子”,有時候沒辦法不喝。甚至如果幾個星期不參加這種吃喝,就會感覺被邊緣化了。
本刊記者近期在全國多地采訪發現,隨著中央和地方持續開展轉變作風各項活動,公款吃喝之風初步得到遏制。但受拉關系、跑項目、要資金等利益驅動,“酒桌辦事”依然大行其道,有的干部對中央規定“左顧右盼”,心態復雜。
浙江磐安一名科級干部說,以前聯絡感情主要通過接待,如今不讓吃飯喝酒,一下子不知道如何應對?!案鞯貓绦小隧椧幎ā芯o有松,你不吃請,別人吃請,以后工作如何開展?”
跑項目憑接待,要資金靠喝酒
此次采訪,本刊記者的足跡遍及12個省市。據觀察,會議研討、檢查評比帶來的公款吃喝明顯減少,但對300余名基層干部發放問卷調查的結果顯示,83%的受訪者認為目前最經常的公務接待活動仍然是吃飯喝酒。
一些地方干部坦率表示,跑項目憑接待,要資金靠喝酒。“接待就是生產力”,話雖不好聽,卻是實在話。
江蘇某縣接待辦主任說,上級部門分配資源的自由裁量權很大,最“高效”的方式不是按部就班走程序,而是“兩撥人喝頓酒,酒醒后事已成”。近一段時期,純粹“務虛”的接待少了,但跑項目、要資金的接待不僅沒少,反而有增多趨勢。
安徽某縣財政局局長說,資源分配與接待好壞之間的關聯很強。政策資金給誰都可以,關鍵靠感情,而吃飯就是聯絡感情的手段。有時候電話匯報說不清楚,請上級來看一看、吃個飯,往往更能了解基層情況,加深彼此感情。
“什么時候財政部門門可羅雀,資金分配都按制度來,公務接待浪費就不存在了?!鄙鲜鲐斦志珠L說。
在本刊記者接觸的多位干部看來,“酒桌辦事”效率高,是公款吃喝風難禁的重要原因。上海一名縣處級干部說:“在中國,酒到位意味著關系到位,關系到位了啥都好說。”
山東一名鎮黨委書記說,接待上級和外地領導時最難辦,萬一接待不好,得罪了人,該有的項目和政策資金扶持也可能不給了。
“聯絡”上級靠吃喝,招商引資也離不開吃喝。“鄉鎮書記天天喝,只是來人不同撥?!睆V西桂林一名鄉鎮黨委書記說,如今招商引資是硬任務,各地優惠政策相差無幾,很大程度上是“感情招商”。喝一次是認識,兩次成朋友,三次變親戚,喝到第四次基本上就能簽訂項目合同了。
這名黨委書記說,如今風聲緊,吃喝明顯少了。有群眾問:書記,今天不吃飯,明天還吃不吃?“說實話,我心里沒底。”
“遏制公款吃喝和酒桌辦事是‘打斷骨頭連著筋’。”天津社會科學院社會學所所長張寶義認為,當下中國是“求人社會”,求人原因大體有三:資源少、有障礙、需關照。求人方式中,以氛圍寬松、禮節得體、啥都能說、距離拉近的“酒桌辦事”廣受推崇,效果往往事半功倍。
“不改變‘酒桌辦事’的社會生態,遏制公款吃喝難以持久?!睆垖毩x說。
“大吃大喝是負擔,沒有吃喝有壓力”
除了跑項目、要資金“必須吃喝”外,一些干部在接受本刊記者采訪時表示,風氣多年積累,形成了一定的心理慣性,吃喝既被當作工作方式,也被認為是感情交流渠道?!按蟪源蠛仁秦摀?,沒有吃喝有壓力?!?/p>
記者走訪發現,多數干部認為中央號召“厲行節約、反對浪費”以來,喝酒少了,身體好了,工作效率提高了。也有少數干部對飯局減少表示憂慮,害怕“淡了感情”,被“圈子”邊緣化。
廣西一名縣委書記說,以前整天都有人張羅吃飯喝酒,有時候確實感覺要不斷請人和被人請,自己才有“存在感”。
桂林一名鄉鎮干部說,在官場上,飯局是衡量干部地位和能力的重要標志。天天有飯局,說明這個干部能量大、關系廣,往往會被領導評價為“能力強”,受重用。如果一個干部沒有飯局,說明他沒什么關系,往往被貼上“不合群”的標簽,很難被領導看中提拔。
這名鄉鎮干部說:“現在飯局的負擔少了,但心里的負擔反而重了,交友圈子越來越小,今后怎么在官場上‘混’?”
還有一些基層干部坦言,他們衷心擁護“厲行節約、反對浪費”,但中國是人情社會,請客吃飯由來已久,親兄弟間還要請吃飯,何況是來了客人。“正常的公務接待還是需要的,我們反對的是奢侈的大吃大喝。”
但各種接待之間的界限,往往模糊。有學者指出,政府官員的“優勢”,部分體現在能夠運用公款吃喝,可以混淆私人宴請和公務接待,可以小吃小喝也可以大吃大喝。這種優越感經年累月,演變成為一種潛在的官場文化。
“干部怕吃喝又怕沒吃喝,背后是扭曲的價值觀?!蔽靼步煌ù髮W廉政研究所副所長李景平說,有的干部和群眾把公款吃喝當作擺譜、有面子的表現,實際上不是滿足食欲,而是滿足心理,深層次是文化因素,是積弊多年的潛規則。
浦東干部學院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研究院副院長劉獻指出,吃喝之風實際上是傳統文化心態與市場經濟交換機制,滲透到黨內生活和政治生活中來,導致請客送禮庸俗文化在干部中愈演愈烈,再反過來影響社會風氣。
“部分干部對于吃喝的‘心癮’,已經是遏制當前吃喝歪風的‘文化性障礙’?!眲I說。
“今天喝酒不努力,明天努力找酒喝”
還有一些干部,對于“橫向”“縱向”各種吃請樂此不疲,他們的“酒桌辦事”,主要目的是“拉幫結派,跑要帽子”。
“老實干部進步難,正常干部流動難,一線干部出頭難?!苯K淮安一名鄉鎮干部說,基層干部壓力大、責任重,但提拔機會很少,正常情況下很難納入領導視野,所以有的人就想各種辦法接近領導,最有效的方式當然是喝酒?;鶎痈刹恐辛鱾髦@樣的段子,“能喝半斤喝八兩,這樣的干部要培養;能喝八兩喝一斤,這樣的干部樹典型。”
有的地方選人用人機制不夠公開透明,公款吃喝歪風背后,是干部選拔的不正之風。有基層干部說,當前干部選拔中,感覺有的就是提拔了“酒肉朋友”,提拔了“小圈子”里的人。對干部來說,機遇很重要,一晃可能機會就錯過了,自然會利用吃喝送禮這樣的“平臺”維護一些關系,在關鍵時候“互相關照”。
另一名基層干部說,當前干部考核與選拔的導向仍以領導意見為主,下級占的權重不高,群眾所占分量更小。如果這種局面不打破,酒桌就是一條拉圈子、要帽子的“捷徑”。
劉獻認為,當前干部選拔中的民主測評推薦,范圍很小,造成了少數人從少數人中選干部。吃飯喝酒成了溝通渠道,很多在公眾場合不能說的話,酒桌上都可以說,說了雖然不算數,但意思都已經到了。
酒瓶子還連著印把子
另有一些吃請,雖然未必用了公款,卻同樣浪費社會財富,侵蝕黨風政風。
受訪基層干部和企業家說,近年來國家推進行政審批制度改革,減少了一些審批事項,縮短了部分辦事流程,但各部門權力壟斷、層層審批的格局未變,群眾辦事依然要靠“吃飯開道,喝酒提速”。
江蘇一家經營實木櫥柜出口的企業總經理說,去年他計劃在當地工業園區蓋一座廠房,一打聽全部手續辦下來要蓋22個章,如果材料齊全,蓋每個章要7~15天。但實際耗時遠遠不止。比如他找供電部門簽字,領導不是開會就是出差,多方打點后拖了半個月才辦完。“我是當地民盟成員,人頭熟,跑了4個多月蓋完了章,一個朋友沒這么幸運,跑了一年多才辦完所有建房手續?!?/p>
酒瓶子還連著印把子,中間有一條權力尋租鏈條?!霸瓉淼膶徟兂珊藴?,再變成備案,看起來放權了,但收費并沒減少?!鄙虾R患颐駹I物流公司董事長說,現在很多部門不是直接收費,而是通過服務外包。有的部門指定相關企業或公司提供服務,比如白蟻防治、消防安全等,“合不合格沒人管,只要交了高額服務費,就能通過審核。”
這種“酒桌辦事”,背后是正常辦事流程阻塞,實際是行政權力濫用。財政部財政科學研究所副所長劉尚希表示,現在有一些中介專門替地方政府和企業跑項目、要經費,并從中間抽成,已形成灰色產業鏈。對于一小部分人來說,也許很“合算”,但全社會成本呈幾何級數增加。
“不僅是干部作風問題,更是滋生腐敗的土壤。”中國社會科學院法學研究所副研究員呂艷濱說,“酒桌辦事”背后是權力之手伸得過長,財政、國土、建設等部門擁有行政審批權和大量財政資金,縣鄉一級為獲得資金和項目,往往采用吃飯喝酒送禮等方式。企業就更不用說了。
“如果不從制度上約束行政權力,公款吃喝即便風頭被遏制,也隨時可能卷土重來,最終損害的是政府公信力?!眳纹G濱說?!?/p>
切斷權力尋租鏈
接受本刊記者采訪的專家認為,權力尋租是公款吃喝背后的重要推手,國家應抓住改革時機,進一步簡政放權,切實減少行政審批事項,斬斷“酒桌辦事”利益鏈條,從根本上遏制公款吃喝的內在驅動力。
首先,中央要下大決心,用制度把權力關進籠子。浦東干部學院常務副院長馮俊表示,在國外,市長不會天天被請吃飯,因為市長沒有多少審批權力,主要職責是服務社會和困難群體?!皡栃泄澕s、反對浪費”活動受到全國上下一致擁護,國家應抓住時機推進政府機構改革,進一步簡政放權、轉變政府職能,把權力真正用于服務。
其次,明確公共資源分配的標準,加強審計問責。減少政府手中資源,解決資源分配程序不公開、標準不明確以及問責力度弱等問題,才是釜底抽薪的治本之道。下一步,應加大對行政權力運行的監督審計,進一步消除公款吃喝的生存土壤。
第三,遏制公款吃喝,眼睛要向下,更要向上。“吃喝在基層,根子在上面”,上級掌握資源太多,給誰都可以,自由裁量權太大。在項目資金的利益驅使下,下級只能極盡所能迎合上級。改變這一狀況,需要重點監管權力資源集中的部門,從根本上切斷權力尋租鏈條。當前,紀委明察暗訪公款接待浪費問題,往往處罰接待方,事實上,接待標準更多是由“被接待”的領導決定。遏制公款大吃大喝,要重點關注“被接待”的人。
第四,加強依法行政,用明規則遏制潛規則。西安交通大學廉政研究所副所長李景平認為,如今公款吃喝已經蔓延成為社會行為和通行慣例,酒桌成為辦公桌,“酒桌辦事”潛規則對國家和社會產生極大負面影響。陽光是最好的防腐劑,國家應進一步加強依法行政,推進行政公開透明,用科學公平的明規則遏制“酒桌辦事”的潛規則
相關新聞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