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慢慢暗了下來,洪道清已經在青島待了兩天,他依然沒有說服青島鋼鐵(下稱青鋼),完成一列噴吹煤訂單。
手機鈴聲響了,來電顯示是萊蕪鋼鐵的馬科長。“馬科,你好!你那里現在情況怎么樣。”
“停了四座高爐,其余也是半負荷生產。”對方的回答讓洪道清心里涼了半截,但他還是抱有一絲希望,“噴吹煤的庫存怎樣?”
對方告訴他,庫存是7萬噸。“不是很大,再給你們發些吧。”
然而對方直接拒絕了他,“不行啊,現在用量太小,以前日消耗量3千多噸,現在才1千多噸,還有煙煤,長煙煤,價格低的各種煤配著用呢,現在要降低生產成本。”
洪道清是河南神火國貿有限公司煤炭營銷部的銷售員,負責北方區域的無煙噴吹煤銷售,主要客戶是青島鋼鐵和山東鋼鐵。
回想起4月初,他去青島的那兩天,他充滿了無奈和感嘆,“哎!這都是怎么了,在青鋼貨場呆了一個下午,只有2輛自卸車,來往車間盤運著,還不時的歇著。”
他告訴本報記者,今年以來,他已經連續3個月沒有完成公司的銷售指標了。“現在鋼廠的情況都太糟糕了,減量,減產算好的,很多鋼廠都在停爐檢修,往年的這時候,正是鋼廠生產的旺季,更是噴吹煤銷售的旺季。”
然而讓他更為擔心的是,接下來的5-8月,將是傳統的噴吹煤淡季,到那時,他們迎來的或許不是夏天,而是行業最為艱難的冬天。
銷售員的吐槽
在掛掉馬科長的電話后,手機鈴聲再次響起,是河北武陽小武。“洪哥,青鐵怎么還不讓發煤,也不給款,這都半月過去了,也不給訂個進貨價格”。
小武的公司是個體洗煤廠,汽運到青鋼。洪道清對本報記者表示,“我沒和他多說,我心里清楚這就是市場,這就是目前整個鋼鐵行業的經營狀況,鋼材市場的低迷波及到上游煤炭、焦化產業的生產與銷售。”“這都半月過去了,青鋼還沒進一兩煤,由于產品滯銷,鋼鐵降價,高爐檢修,過節的儲藏煤還足足夠用這一個月的。”洪道清心里清楚,現在已經不能把寶全押到青鋼,要再試試其他公司。
于是他拿起手機撥通了山西聚緣焦化吳經理的電話,結果依舊沒有讓他驚喜。“我當時滿腦子全是鋼廠,張鋼、濟鋼、萊鋼,他們會拿煤嗎,哪些更有希一些,想來想去,最后就一個字,亂。”洪道清邊說邊嘆氣。
據他介紹,目前鋼廠庫存積壓嚴重。“以青鋼為例,青鋼目前半成品庫存有5萬多噸,成品主要是輪胎的鋼絲,彈簧鋼這塊,相對庫存近10萬噸,這些庫存不消化掉,就只能減產和停爐檢修,青鋼原來一天的無煙噴吹煤的正常消耗量是2000噸左右,現在只有800噸,減少了一半多,但他們可以停產,我們是國有煤礦,肯定不能停產,只能一直生產,就會造成庫存的直線增加,現在我們公司的無煙噴吹煤庫存已經有七八萬噸了,公司上層十分著急,我們也上火。”
洪道清還透露,按照青鋼和神火國貿今年年初簽訂的合同,每月的煤炭合同量是15000噸,但是現在三個月才要了12000噸,平均每個月只有4000噸。“15000噸只是合同量,正常情況下維持在12000噸沒有問題,但是,在這種關鍵期,合同就不管用了,這個我們理解,因為之前煤炭企業在供不應求時也是發不夠指標,可是,對于公司,對于我個人來說,單位給我的考核指標是一個月9000噸,我算了下,我二月份完成了2列,就是6000噸,3月份一列也沒完成,4月份到目前也只完成了兩列。”
按照洪的說法,他已經連續三個月沒有完成任務了,他認為,現在鋼鐵行業的不景氣,已經傳導到了下游的煤炭企業和周邊的產業,“如果說去年的煤炭行業只是壓縮了盈利空間,今年來看,虧損的可能性極大。”
經濟下行?
其實,不僅僅是鋼鐵等重工業出現了經營困難,以食品、紡織、皮革、造紙、日用化工等生產消費資料為主的輕工業進入3月份以來,也出現了比較明顯的下行態勢。根據國家能源局4月中旬公布的3月份用電量數據,輕工業用電量同比下降了13.11%。
“輕工業用電量的顯著下降,意味著經濟弱勢增長的態勢開始顯現。”北京易中創業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長宋新宇對本報記者表示。
宋新宇公司剛剛完成了一份對中國中小企業的調查《2013年中小企業經營狀況調查》,從調查結果來看,中小企業的經營和生存現狀也不容樂觀。
中小企業數量占國內企業總數的99%。這些企業不僅創造了全國約60%的GDP、50%的稅收和70%的出口,還解決了近80%的城鎮就業崗位。
據宋新宇介紹,這次針對中小企業的調查是在2012年12月-2013年1月期間進行的,共收回778份問卷,其中有639份為董事長、總經理填寫,涉及原材料、工業品、消費品、加工定制、專業服務業和貿易等七大行業,全國8大經濟區的中小企業也均有覆蓋。
調查數據顯示,有55%和68%的企業在2012年沒有實現營業額增長及凈利潤增長,在中小企業老板這個群體中,43%的人感受到沉重的經營壓力,有66%的受訪企業對國內的經營環境表示悲觀,近六成企業主不看好未來3年中國經濟的發展前景;高達85%的企業主認為目前市場“競爭激烈”,并表示“假冒和模仿猖獗”以及“國企擁有不公平競爭優勢”使得競爭環境更加惡化。
而北京速原中天科技股份公司董事長時慶則在接受經濟觀察報記者采訪時表示,真實情況比宋的調查還要“悲觀”。“據我了解的數據,當前被工商吊銷執照的主要是中小企業,加上未年檢、注銷、主動退出市場的企業,約占近20%。”
而對于困擾這些中小企業經營的原因,上述調查數據顯示,影響中小企業盈利能力的最主要的有5個因素,分別是工資福利上漲、原材料價格上漲、客戶拖欠貨款、資金緊張和國內外訂單減少。
其中,中小企業的貸款難也成為企業起死回生的轉折因素。調查顯示,86%的受訪企業稱在2012年遇到了資金不足的問題,91%的受訪企業認為資金不足已經影響到企業的正常運轉。“近半數企業表示,如果稅費超過成本的20%,就會影響企業的正常經營、危機生存,而目前已有五分之一的企業,實際稅費超過了這一比例。”宋新宇表示,“越來越多的中小企業維持負債經營,惡劣的市場環境,明顯抑制了企業擴大生產、繼續投入的意愿。”
一個共識不可否認的發生著,不管是重工業,輕工業還是具有龐大數量的中小企業,對于演進中的經濟環境,他們都很焦慮和焦急。“總算要了一列!”洪道清在4月底終于等來了新的訂單,“但青鋼要了這一列后已經不會有回旋的余地了,畢竟人家還有其他供貨商需要平衡。”
這意味著洪道清的銷售指標在這個月依舊難以完成,但讓他更為艱難的是,他同時接到了公司的降價通知單:無煙噴吹煤降價50元/噸,新價格為1010元/噸。“通過和部分鋼廠的交流,他們五六月份也難有回暖的可能,他們現在銷售乏力,庫存仍難以消耗掉,他們不回暖,我們煤炭企業也好不了,估計煤炭價格還得降,很可能掉到950元/噸左右,但這個應該是最低的底線了,相信不會比2008年經濟危機差太多,因為2008年經濟危機煤炭行業最困難的時候才只有970元/噸左右。”
相關新聞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