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4日,天全縣新華鄉倒塌的民屋 記者 紀粵鳴 攝
寶盛鄉鳳頭村的災民在坍塌的房子旁邊搭帳篷 記者 紀粵鳴 攝
災區各縣經濟損失 記者 紀粵鳴 攝
雅安地震損失評估和重建規劃正在加快進行。本報獨家獲悉,雅安市級政府至少已經列出第一批約5.7億的重建恢復基礎設施項目清單。主要集中在供水、污水處理等領域。
截至25日,雅安三個重災縣已公布高達1693.58億元的經濟損失數值。該值至少是其上年GDP總和的21倍。數值之高引起外界爭議。
雖然震后恢復資金有其獨立的國家評估程序和標準,但正在進行的多層級災情損失評估,將為后續評估提供基準數據。納入國家規劃的汶川地震、玉樹地震重建項目總投資額和直接經濟損失數值的比例,分別是1.03(8658億/8450億)和1.40(320億/228億)。
國家規劃中的投資項目,會獲得中央、省級財政、對口援建、信貸傾斜甚至專項資金的支持。前線指揮部官員向本報透露,國務院常務會議最終確定的重建規劃投資規模,一般都需要覆蓋直接經濟損失,同時考慮過舊基礎設施更新。
中國政府在2011年末制定了新的災難直接損失、地震災害間接經濟損失和重建恢復資金評估的國家標準。本報記者調查顯示,目前重災縣的自我評估體系,與國家標準中的評估體系方法尚有較大區別。目前民政部和國家相關部委的統計評估表還沒有下發匯總。
蘆山:上報經濟損失 最多的地區
全縣直接經濟損失851.71億元。4月25日晚蘆山縣指揮部最新發布數據,已經是三天前的三倍以上。7級地震震中屬于當地轄區,目前這也是上報直接經濟損失最多的地區。
如果依照這一損失數值,即便國家規劃項目的投資額與之相等,也已約是當地上年生產總值(GDP)的40倍。7級玉樹地震的這一倍數為13.3倍。兩地震前經濟發展水平和產業結構相仿。玉樹地震的震中即位于州所在地結古鎮。而蘆山縣縣城距震中尚有距離。
該縣交警指揮大隊大院里,一頂約20平米的帳篷,即是當地災情統計臨時辦公室。蘆山縣的災情損失數據在此匯總。
在災情統計辦公室,記者看到兩三次有人因為表格填寫不規范、上報的表格不對被打回去重新填寫。統計辦公室的公職人員分析,一是此次填寫表格的說明不甚詳細,二是填表人員普遍文化程度不高。
“基層政府匯報給縣指揮部,縣指揮部通過新聞中心向媒體和社會通報。”4月25日,蘆山縣委常委、宣傳部長馬毅強在接受本報采訪時說。
在數據統計方面,本報記者獲悉,當地災情統計主要由蘆山縣發經局和統計局負責數據編制。在現場負責的一位官員告訴本報記者,發經局主要協助統計局做好災情統計工作,發經局主要負責地震基礎工業系統受損情況統計,統計局負責匯總所有數據。
上述官員稱,24日的損失數據沒囊括部分工業系統情況,因此25日數據再次增加超過200億元。
他說,“現在的數據都是估算的。”此后。這些數據將匯報給縣指揮部,縣指揮部上報省、市指揮部,最后由國家專家組評估災害損失,確定最終的經濟損失數據。
當地采用了由各政府部門分條線統計數據的老辦法。如城鎮住房是城建局統計,農房統計是由鄉政府負責,基礎設施里的道路損毀是由交通局負責統計上報。
統計人員已經將災情損失和災后重建項目需求聯系起來。發經局的一位統計工作人員說,地震的第一天上午主要是救人,下午我們人員就分兩部分,有一部分救災,一部分開始統計災情損失,第二天上午我們就根據第一天下午的統計情況開始做災后重建規劃項目統計。“這個規劃需要不停的修正,需要跟省市對接,因為我們做出來不一定符合政策。”
本報記者了解到,由下至上的數據填報流程,可能帶來了數據不夠準確。縣一級的統計人員難以分辨。統計局人員說,基層上報的數據,我們只是要求他們按照規范填報,我們并不負責審核,縣指揮部會初步審核。
一份當地《4·20地震基礎工業系統受損情況統計表》顯示,工業系統受損情況統計表明確了調查內容的名稱,單位造價,破壞程度和經濟損失等幾項主要指標來統計工業受損情況。這與汶川地震時使用的統計表較為接近。
相關新聞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