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冰島女總理攜夫人訪華”的新聞成為微博上熱轉的話題。此次冰島總理約翰娜·西于爾扎多蒂對中國正式訪問期間,重頭戲是簽署中國和冰島經過長達六年達成的自由貿易協(xié)議,而媒體關注的另一大亮點,則聚焦于她身為世界首位公開身份的同性戀女總理,以及隨同她出訪的“第一夫人”約尼娜 萊茲多蒂女士。
來自冰島新聞網的報道稱,西于爾扎多蒂總理攜妻子出訪中國受到的關注“超乎預料”。這在中國的社交網絡上引起了熱烈的討論。微博網友們對于女總理和妻子在華的行程表現出極大的興趣。這連同近日美國最高法院就同性婚姻舉行的歷史性庭審,和法國圍繞同性婚姻法案的“舉國”激辯,將這個一度被視為挑戰(zhàn)傳統(tǒng)的話題推到輿論的浪尖。
4月21日,法國巴黎,同性戀支持者者參加集會,支持同性婚姻合法化。
冰島:更關注政策而非性取向
作為世界上首位“出柜”(指公開同性戀身份)的國家領導人,一頭銀色短發(fā)的西于爾扎多蒂在各國政要中十分顯眼。從空姐到工會領導人,直到政黨領袖、議員、政府部長和總理,這位現年71歲的傳奇女性已度過30多年的政壇生涯。她在該國遭受金融危機重創(chuàng)時臨危受命出任總理,在民眾中享有很高威望,即便在經濟動蕩時期,西于爾扎多蒂的支持率仍然高達70%。
冰島1940年就宣布同性戀不違法,1996年允許男女同性戀者締結民事伴侶關系,并享有多項跟異性夫妻一樣的法律權利,但是這項關系一直不被視為正式婚姻。直到2010年6月11日,冰島議會全票通過同性婚姻法案。法案生效的當天,西于爾扎多蒂與萊茲多蒂完婚,成為冰島歷史上第一對依法結婚的同性伴侶。此前她們已在2002年組成“民事伴侶”。
不過兩人只是到有關部門注冊結婚,并未舉行慶祝儀式。平日里這位女強人的個人生活也很低調。她雖從不避諱自己的性取向,但很少和同性愛人在公眾場合一起露面,冰島媒體也很少談及總理的私生活。
同樣,冰島民眾對本國總理的性取向沒有過多的興趣,他們更關注的是政治人物的能力和政策成效。在冰島大學公共行政管理和政治學院主任瑪格麗特看來,開放包容的社會環(huán)境下,“媒體的沉默反映了公眾的觀點。同性戀在冰島不是話題。”
美國:大法官辯論結果難判
不過在世界其他地方,同性戀和同性婚姻更多仍以爭議話題存在。眼下的美國,同性婚姻是否合法似乎難倒了最高法院的大法官們。
3月27日,美國最高法院開啟庭審,就同性婚姻是否能享有美國《婚姻保護法》所規(guī)定的聯(lián)邦福利舉行聽證會。在近兩個小時的庭審過程中,9名大法官就《婚姻保護法》對同性婚姻諸多權利的限制是否違憲展開討論,裁決的結果將正式決定美國同性婚姻是否在聯(lián)邦層次全面合法化。掌握關鍵話語權的中間派大法官安東尼 肯尼迪表示,目前法庭像是處于“大航海時代”,進入了一片“未知的水域”。
美國總統(tǒng)奧巴馬早在去年5月競選連任時就明確表示對同性婚姻的支持,在美國9個州和華盛頓特區(qū),同性婚姻已經合法,但是聯(lián)邦立法從來沒有制定統(tǒng)一的支持法律。但美國公眾對同性婚姻的立場正在發(fā)生微妙轉變。去年11月的蓋洛普民調顯示,53%的成年美國人認為同性婚姻應該與傳統(tǒng)婚姻享有同等地位。而在1996年,只有27%的人認為同性婚姻應該有效。
在這場論戰(zhàn)中,美國媒體紛紛打出鮮明的觀點:《華盛頓郵報》和《紐約時報》分別刊登社論,認為最高法院應該破除聯(lián)邦法律對同性婚姻的禁制;《時代》周刊大膽使用了雙封面:兩對同性戀人(分別為兩男、兩女)接吻的特寫,配以大標題:“同性婚姻已經勝利”。《今日美國報》則認為,最好的決定是賦予同性伴侶相同的權益,不過仍得留給各州決定的空間。
對于美國的大法官們來說,這仍是一個棘手的難題,最高法院最快將在今年6月底作出判決,法律專家普遍表示難以預測判決結果。即便高法對相關問題給出答案,它依然是造成美國社會分裂的熱點話題。
相關新聞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