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蒼南村支書縣陳慶錐兩個戶口及身份證資料圖
一邊是普通村民建房指標去向不明,村里產生大量住房困難戶;一邊是村支書兄弟倆被曝坐擁53套房產,其中大量房產集中在本村。村民還實名舉報村支書陳慶錐有兩個戶口和兩張身份證
近日,浙江溫州本地論壇一則實名舉報帖引發民眾強烈關注,短短幾天時間,點擊率高達3萬多。
發帖者,是蒼南縣靈溪鎮巖頭村的17位村民。
帖子反映:“浙江省蒼南縣出了個房弟,陳慶轉,靈溪鎮巖頭村黨員,獨在蒼南縣就擁有房產53處,總價值高達4715萬元,大部分實為其兄——村支書陳慶錐所有……村民多年實名舉報其侵占集體土地,并多次上訪,也得到當地縣委書記的接訪,都無濟于事。”
為了證實帖子所說內容的真實性,村民們上傳了一張清單,列出村支書陳慶錐和陳慶轉兄弟倆所擁有的53處房產的具體地址、產權信息等。
在曝光陳慶錐兄弟倆53處房產信息的同時,村民還上傳了兩張同為一個人的身份證照片,指出這是陳慶錐個人的兩個不同戶籍信息,均位于蒼南縣。
兩張照片儼然同一個人,姓名一樣,唯獨出生年份不同。這不禁讓人想起之前被曝光出來的有4個戶口的“房姐”龔愛愛。
近幾個月來,“房姐”、“房兄”、“房祖宗”……“房氏”家族壯大的同時,也在一步步地撥動著民眾敏感的神經。
這次遭到曝光的溫州“房弟”究竟是一個什么樣的角色?這些房產都是通過什么途徑取得?陳慶錐的兩個戶籍是怎么辦出來的?3月23日,帶著一系列疑問,法治周末記者前往蒼南實地調查。
經過3天的采訪,記者發現村民舉報內容基本屬實。3月25日,蒼南縣官方回應,村支書陳慶錐雙戶口情況屬實,警方對此正在展開調查并作進一步處理。同時,蒼南縣紀委已查明村民舉報的其中19處房產情況屬實,剩余房產的情況正在調查中。
雙戶口的村支書
在一處茶室,記者見到了實名舉報者之一的陳剛。陳剛是巖頭村的一位村民,他告訴記者,“房弟”陳慶轉,是村支書陳慶錐的親弟弟,在蒼南縣自來水公司上班,職務是營業部副主任,網帖舉報的內容全部證據確鑿。
根據陳剛提供的一份房產清單,記者數了數,陳慶錐兄弟倆所坐擁的53處房產,其中28處位于巖頭村內,部分有產權證。
另外,陳剛還向記者提供了陳慶錐的兩張戶籍信息復印件。
來自“溫州市人口信息管理系統”的兩份復印件顯示,姓名一欄均為陳慶錐,兩張照片除了衣服領子的差別,顯示為同一人面孔。但是,兩份戶籍信息上的出生年份、文化程度、婚姻狀況、身高均不同。
其中,一張1962年出生的身份證上,顯示文化程度為小學,婚姻狀況是已婚,身高165cm;后一張1968年出生的身份證上,顯示文化程度為初中,婚姻狀況是離婚,身高167cm。 兩張身份證戶籍均登記在案,均為蒼南縣靈溪鎮。
陳剛透露,陳慶錐平常使用的身份證是1962年出生的那張,1968年的那張則很少曝光于人前。但是,陳慶錐有兩個身份證的事情在當地一直廣為人知,是從陳慶錐自己口中說出的。
3月26日,法治周末記者電話聯系上陳慶錐本人,他表示,雙戶口的事情在當地很普遍,“不是我一個人”。關于房子的事情,“他們知道的只是一部分,我還有其他房產,我自己是搞建筑的,我的房子都是合法得來的。”對于具體情況,他不愿作過多解釋,讓記者到紀委了解情況。
兄弟倆坐擁53處房產
根據陳剛提供的陳慶錐兄弟倆53處房產清單,法治周末記者發現,其中陳慶轉名下的有28處,陳慶錐名下的有18處,陳慶錐妻子張金花名下的有8處。其中,有一處房產是陳慶轉與張金花共有的。
這些房子,有的是住宅,有的是店面房,有的辦理了產權證,有的則未辦證。 這份清單中,陳慶轉一人獨占了大頭。但他只是一名普通的公司職工,他們一家龐大的房產都是怎么得來的?
3月24日,法治周末記者在蒼南縣靈溪鎮見到一名深知內幕的知情人士,他向記者提供了更為有力的證據。證據顯示,陳慶錐兄弟倆房產來源大致可分為以下幾個途徑:以住房困難戶名義取得建房指標;建造村綜合大樓后,取得村綜合大樓的住宅;以拆遷戶名義取得建房指標。
一份落款為2001年11月10日、加蓋有靈溪鎮政府公章的文件顯示:“因公安局看守所、成人中專建設需要本鎮巖頭村集體土地被征用,村民……住房確有困難,張金花等被安排在巖頭小區4-2幢建房……”
這一文件所批準的建房指標,在前面陳剛所反映的房產清單第33項得到了印證。據知情人士透露,張金花并不是住房困難戶,卻莫名其妙地取得了建房指標。據悉,這處房產目前估價至少150萬元。
一份日期為2009年、標有“蒼南縣靈溪鎮巖頭村村委會”的清單上顯示:“巖頭村綜合大樓部分套房出售清單”,其中第25項張金花的名字赫然在列。
這套房子房號為901,面積136平方米,當時購買的價格是23萬元左右。知情人士透露,這套房產雖然沒有產權證,但是目前市價也不少于80萬元。
令記者感到匪夷所思的是,村里建造的綜合大樓屬于集體公共資源,竟然可以當做商品房來買賣!
而據了解,該村綜合大樓在建造時僅有蒼南縣發改委一紙批文。同時,因存在違規加蓋現象,曾被當地拆遷部門列入“兩違專項整治”。
一份1998年12月30日(陳慶錐擔任村民委員會委員期間),加蓋有靈溪鎮政府公章的文件顯示:“因建設縣自來水廠需要,你們老房被征用拆遷……同意陳慶錐等人安排在巖頭村規劃區政法路1-11幢建房。”
這一文件所批準的建房指標,在陳剛所提供的房產清單第31項得到了印證。陳剛說,這套房子市價也至少110萬元。
除了以上所示的3處房產均有文件、書證可依,知情人士還提供了一份土地登記查詢報告。根據這份報告,陳慶錐胞弟陳慶轉所有的17處房產均登記在案,陳慶錐本人1處登記在案,均辦理了產權證,這些房產保守估計市價高達2175萬元,其中12處全部集中在巖頭村。
村民表示,陳慶轉個人沒有那么大能力取得那么多的房產,他更多的只是充當了陳慶錐的“馬甲”(網絡用語,表示另一身份),幫他合法化這些私人房產。甚至,陳慶錐目前所居住的房子也是登記在陳慶轉名下。
據了解,蒼南縣是浙江省人口第一大縣,毗鄰福建省,民營經濟發達。巖頭村緊鄰當地鎮行政中心,屬于鎮中心位置,地理位置優越。記者采訪過程中,村民和當地政府工作人員透露,當地房子均價每平方米1萬元左右。
村民們還透露,53處房產只是他們查證到的陳慶錐兄弟倆的部分房產信息。
相關新聞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