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湖南瀏陽,一花炮廠的工人正在制作煙花。
1月23日,江西樂平市公安局臨港派出所民警在清點查獲的煙花爆竹。
因安全進行調整,爆竹主產區湖南等地生產企業萎縮,非主產區大多停止審批爆竹生產企業
截至2月3日凌晨,連霍高速河南澠池義昌大橋垮塌事故已造成10人死亡,11人受傷。
事故原因初步認定,系生產廠家違法生產、違規包裝、違規運輸導致運輸煙花爆竹車輛爆炸,引起橋面坍塌。
據業內人士分析,中國煙花爆竹的生產地高度集中于湖南、陜西等省,生產集中導致煙花爆竹的運輸路線延長,其中的非法運輸增加了安全隱患。
目前,中國安監機構已通過限發安可證、減少原料配額等方式限制生產企業數量,包括湖南、陜西等一些煙花爆竹生產大省在內,國內的煙花生產企業數量呈萎縮態勢,然而,跨省運輸途中的安全隱患開始顯現。
2月1日上午9時許,一輛牌號為“冀A70380”的藍色廂式大貨車行至連霍高速河南三門峽澠池段741公里處,隨著一陣劇烈爆炸,距地面約30米的橋面坍塌。
調查顯示,這輛屬于石家莊市凱達運輸有限公司的大貨車,沒有從業資格,以運輸百貨名義,違規承運煙花爆竹。
2月2日上午,公安部官方網站發布,運輸中發生爆炸的花炮,系陜西省蒲城縣宏盛花炮制造有限公司生產,運往他地。
通過大貨車進行煙花爆竹跨省運輸的背后,是國內煙花爆竹企業格局的變化。
主產區
陜西 淘汰年產值500萬爆竹企業
陜西省煙花爆竹生產企業數量僅次于湖南和江西,國內排名第三。
陜西蒲城、富平兩縣,已成為中國6個重點產區縣之中的兩個。
2003年11月,時任國家安全生產監督管理局副局長的孫華山曾表示,要堅持“嚴格條件、規范經營、總量控制、適度發展”的原則,從嚴把好煙花爆竹生產、經營企業審批發證關。
目前,在陜西等煙花爆竹主產區,其生產企業的數量也有所下降。
2010年,陜西安監部門開始整頓煙花爆竹企業,全省將不再批建小規模煙花爆竹生產企業,計劃到2015年將企業總數減至200家以內。
據新華社報道,陜西將淘汰年產值500萬元以下、占地40畝以下的煙花爆竹生產企業。
記者調查發現,整合的重要動力,源自國家安監相關部門只給地方下發遠遠低于當地企業數量的安全許可證。未獲證的企業將轉型、自由合并,或自動退出。
不過,在有些花炮企業老板看來,這種行政手段并未減少生產廠家,只是合用許可證,“生產場地仍是那么多”。
相關新聞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