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腐
當前,農村涉農腐敗案件時有發生。如何有效解決一些村官“位小權大”、村級事務和涉農信息不公開透明、基層紀檢監督乏力等問題,廣大農村亟待探索制度創新。
涉農案件高發呼喚有效監管
近年來,農村信訪舉報數量巨大。湖南、云南、浙江等地紀檢部門發現,一些地方紀檢部門接到農村信訪舉報占到信訪總量的5成左右。
“當前,沿海發達地區農村面臨‘四大’:村子規模大,村建投入大,村干部權力大,集體資產數量大。”浙江寧波市北侖區委書記陳利幸說,其中涉及村級財務的信訪舉報占全區信訪總量的60%以上。
半月談記者發現,涉農信訪舉報主要集中在村級資產流失和惠農強農資金流失兩個方面,而一些被查處的案件揭露出涉農貪腐的隱秘渠道:村干部私設小金庫,將集體資產轉換成私人財產;通過虛列開支侵吞集體資產;在新農村基礎設施建設中“渾水摸魚”侵吞集體資產;利用信息不透明,侵吞截留強農惠農資金……
“涉農腐敗案件的發生,主要在于涉農政策、信息、村級事務不透明不公開?!焙铣恢菔刑K仙區紀委書記巫初華表示,不少地方農村干部“位小權大”,集人權、事權、財權于一身,即是決策者又是執行者、監督者,很容易滋生腐敗。
新形勢下農村反腐不斷探索
郴州市委農村工作部部長朱孝黨認為:“只有村民比較了解涉農信息,才能自發且有針對性地對村干部行為和村級事務進行監督,從源頭上預防腐敗行為發生?!?/p>
朱孝黨介紹,郴州運用信息化手段、以公開透明為主題建設的“農村廉政信息直通車”平臺著力于信息公開。這個綜合信息服務系統通過網絡、手機短信、熱線電話等方式,對強農惠農政策、村黨風廉政建設,以及農村黨務、村務、財務等農民關心的內容進行公開公示,并接受農民反映訴求、咨詢政策、辦理事務。
采訪中,不少紀檢干部認為,村級腐敗問題和鄉鎮紀檢力量薄弱、分散、監督乏力、監督重點不明有關。
為此,黑龍江綏化市對農村鄉鎮紀檢監察體制實行“分片派駐、統一管理”改革,依托經濟相對發達、地理位置比較優越的鄉鎮作為中心鄉鎮,成立派駐中心鄉鎮紀律監察工作委員會,負責中心鄉鎮及其周邊3到5個鄉鎮黨風廉政建設和紀檢工作的協調、指導和監督。
同時,綏化針對農村集體“三資”管理混亂、少數鄉干部以“資”謀私等問題,把強化農村集體“三資”管理作為農村黨風廉政建設工作中的重中之重?!皣@農村黨風廉政建設‘有人抓、抓什么、怎么抓’等問題而改革紀檢體制、創新管理機制、搭建監督平臺?!苯椈懈睍?、紀委書記劉興東說。
在云南大理、湖南郴州等地,紀委整合村民理財小組、村務公開監督小組、廉情信息員、廉情監督員職能,在村級推行“勤廉監督委員會”、“村民監督委員會”制度,加強對農村三公開、三資代理、村委會決策、基層干部作風和勤政廉政情況的監督?!斑@樣真正實現了村民對村級事務的民主權利,群眾很是歡迎。”巫初華說。
農村反腐須延伸體系立體防范
郴州市紀委書記劉光躍建議,農村反腐的制度建設還須延伸健全立體防范體系。
首先要推行信息公開,在形式上,需從單一的“公開欄”形式向公開電話、窗口式辦公、媒體公布、會議公布等形式延伸。在程序上,需從公開辦事結果向事前、事中、事后全過程公開延伸,讓群眾對重大事項的辦理實行全程監督。在時間上,要從定時公開向隨時公開延伸,對事關群眾切身利益又急需辦理的熱點、難點以及重大村務的處理情況等,及時進行公開,接受監督。在范圍上,要由固定點向多點延伸,方便群眾監督。
“當前農村紀檢監察的重點應放在‘三資’處置等重點領域,重點防控。”郴州市農經局副局長李小勤說,制度建設的重點需將農村“三資”處置權由過去“干部說了算”轉為“市場說了算”,讓村民集體決定。
李小勤介紹,在郴州市,對于標的高于2000元以上的農村公共資產資源,需進入鄉鎮農村公共資產資源交易中心進行集中交易,鄉鎮紀委、農經局和村民民主理財小組要進行全程監督。
如果說,“三資”、強農惠農資金管理是需要關注的重點領域,那么幫助農村建設一支清廉的干部隊伍,規范村級決策和財務運行體制則應成為農村紀檢工作的長遠目標。
湖南、廣東、云南等地紀檢干部建議,在強化原有村支兩委建設基礎上,上級部門可幫助村民規范村級重大事項的決策程序和財務運作,也可幫助村民推舉作風正派、利益超脫、具有一定財會知識的村民成立監督機構,對村干部實施有效的監督。(《半月談內部版》2013年第1期,記者 陳文廣)
相關新聞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