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1月8日,行人在“掃”光明樓公交車站廣告牌上的二維碼,作為移動互聯網的關鍵入口,目前二維碼在國內呈現出爆發式的增長。新京報記者 王貴彬 攝
二維碼已成移動互聯網重要入口,巨頭加入競爭,市場先驅者、小公司紛紛“出局”
通過手機攝像頭拍攝二維碼,有一個新的名詞加以定義:“掃一掃”。這小小的動作,卻是移動互聯時代兵家之必爭。
隨著移動互聯網的爆發,二維碼這個可以打通線下、線上,為網上購物、移動支付、電子票務、優惠券等提供了便捷入口的“小方塊”,愈發誘人,并引起了巨頭的注意。
正如騰訊CEO馬化騰去年10月所說,“未來二維碼也將成為移動互聯網的重要入口。”
在二維碼還是一片藍海時,早期創業者奮勇跳入并曾享受80%的市場獨大;到今天險被騰訊、阿里等巨頭擠下擂臺。
當二維碼成為移動互聯的“標配”,它的市場份額也被迅速分食——騰訊微信、阿里的支付寶、淘寶以及大眾點評、掌上百度等紛紛走上“餐桌”。
競爭加劇,尤其是幾大巨頭的介入,使得二維碼成為一個“高危”行業。
“掃一掃”大爆發
隨著微信推出二維碼“掃一掃”,市場的先驅者開始了“噩夢”。
靈動快拍CEO王鵬飛最近比較煩。自從他的產品“快拍二維碼”前不久上了某媒體一份“移動互聯消亡者名單”,王鵬飛便疲于應付眾親朋好友的致電問候,以及回復微博上的互動。
上個月,他的公司剛剛實施了一次裁員。
兩年前,二維碼還遠未成氣候。在接受記者采訪時,王鵬飛對二維碼前景的看好溢于言表。在他的描繪中,未來地鐵、餐館、百貨商城,線下到線上模式將被一枚枚二維碼所顛覆。
如今,其所述應用場景一一實現,唯一不同的是,站在這個市場峰頂上一覽眾山小的巨人不是他。
2006年,國內開始出現二維碼應用,但由于當時智能手機普及率低、上網資費貴、用戶習慣未養成,一露頭便銷聲匿跡。再熱起來是2010年,3G時代已至,王鵬飛趕上了這第二波。
巔峰時期的“快拍二維碼”,占總體市場份額超過80%。現在,樂觀估計約在20%-30%。未來保守這一數字已不太可能,或將跌落到10%甚至5%。
據靈動快拍前員工透露,公司市場部20余人已于2012年12月被整個裁掉。今年元旦前后,靈動快拍首席營銷官張何,及設計總監、技術總監和多位產品負責人也相繼宣告離職。
王鵬飛的噩夢始于2012年5月,微信正式推出“掃一掃”功能,嘗試以二維碼為入口。“掃一掃”上線比“快拍”晚了近一年半,且僅作為微信紛繁應用中間的附屬功能之一,但卻足以攪醒后者的美夢。
“快拍”的先發優勢在騰訊面前變得蒼白無力,微信二維碼起步迄今才8個月,市場份額就已沖過了50%。
“凡創業者都有‘騰訊進來怎么辦’的擔憂,我們也不是沒有考慮。”王鵬飛解釋。他起初以為騰訊會把二維碼加在QQ里,并不十分恐懼,直到微信出現,“結合微信后,殺傷力要大得多。”
相關新聞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