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在全球范圍退出多個地區市場,并關閉中國市場6門店;新任CEO稱至少3年才能復興
核心提示
進入12月,家樂福原本可以松一口氣了:在中國持續了三個季度的業績下滑得到暫時遏止,11月初的紹興店停業風波也告一段落。但太原家樂福近日接連發生的兩起事端,將這家國際零售巨頭再次推向風口浪尖。
12月21日,記者從太原市工商行政管理局獲悉,工商部門針對家樂福擅自改動生鮮熟食生產日期的行為展開調查,目前已經依據事實立案。
這距離家樂福新任全球總裁喬治·普拉薩在深圳大談家樂福食品安全管理水準不足一個月。11月21日,喬治·普拉薩到訪深圳時,向當地領導和在場媒體稱,家樂福致力于“讓消費者吃上放心食品”。普拉薩還對“家樂福將退出中國市場”傳言予以否認,稱“對中國市場充滿信心”。
反復表示“堅持在中國長期投資發展”的同時,頻發的信譽危機、不斷賣掉全球各地業務、陸續關閉多個中國門店等舉動,令業界充滿各種猜測:家樂福未來之路將走向何方?嚴冬里如何圖存?
再現全球“關店潮”
新CEO今年上任之后,家樂福再次走上“斷臂求生”之路,先后退出希臘、新加坡等市場。
在拉美地區業務的拉動下,2012年上半年家樂福銷售額同比增長了0.9%,達388億歐元(約合485億美元),實際凈虧損3100萬歐元(3877萬美元),比去年同期凈虧損2.5億歐元(3.1億美元)略有好轉。
事實上,從2005年開始,家樂福全球業績已初顯頹勢。受經濟大環境的影響,家樂福和其零售同行對手們一樣遭遇了資金周轉困境,走上了“斷臂求生”之路:先后退出中國香港、日本、韓國、俄羅斯、墨西哥、意大利南部、比利時部分地區零售市場;2011年,拋棄泰國全部門店。
數據顯示,2011年,家樂福利潤3.71億歐元,較2010年的4.33億歐元下跌了14.3%;運營利潤同比下降了19.2%。持續慘淡的業績讓家樂福的股東們忍無可忍。今年4月,時任家樂福總裁的羅盛中正式下課。61歲的喬治·普拉薩被臨危受命接替總裁職位,他也是家樂福近4年來第三位首席執行官。股東們期待這個有過零售集團管理經驗的新CEO能幫助家樂福重振山河,以扭轉持續巨額虧損的局面。
普拉薩上任之后,家樂福再度出現了全球性的“關店潮”。
6月15日,家樂福將此前同希臘Marinopoulos集團共同持有的合資公司中的股份出售給后者,換取2.2億歐元資產。
8月底,家樂福宣布,將于2012年年底前關閉新加坡現有的兩家賣場。新加坡分公司表示,家樂福退出新加坡市場的原因是“新加坡零售業市場未來的發展潛力不足以使家樂福在中長期內成為當地零售業的領軍企業。”
10月下旬,家樂福以26億美元的價格,將集團在哥倫比亞經營了14年的業務賣給桑科薩集團(Cencosud),其中包括72個大賣場、16個便利店、4個現金兌換點、900家門店和26處商業中心。
11月,家樂福宣布,計劃5.25億歐元出售其在印尼的分支機構。
業界分析認為,家樂福這一系列變賣資產的舉動,意在獲取資金支援其歐洲區“戰場”。據了解,家樂福70%以上的業務集中在歐洲,歐洲區的成敗對家樂福而言意義重大。此前有媒體報道稱,家樂福在歐洲地區的業務已陷入困境,可能需融資30億歐元才可重新振興其在歐洲開展的大型超市銷售業務。
即便是在力保的歐洲市場,家樂福也開始了精簡收縮。8月,家樂福法國總部宣布裁員500-600人,約占員工總數的8%。
中國市場連關6店
盡管多次表態“堅持在中國的長期投資和發展”,接連的關店,仍讓外界猜測家樂福拋棄中國市場的可能性。
12月初,家樂福太原長風店因某商品結賬價比標價高出2.9元被消費者投訴,此后因“涉嫌低標高結的價格欺詐”被工商部門查處。12月11日,當時正處于“自查自糾”整改階段的家樂福再陷“篡改生產日期”風波。家樂福太原某店被發現將當日未售完糕點的生產日期篡改成次日。
這不是家樂福在中國市場的首次信譽危機。今年央視3·15晚會,家樂福被曝將超過保質期限的食品再利用;6月,深圳梅林家樂福店發生袋裝米發霉結塊事件;12月,曝出“低標高結”價格欺詐……
針對業界對家樂福“或放棄中國市場”的猜測,家樂福方面始終予以否認。11月21日,新任CEO喬治·普拉薩趕赴深圳,重復了和前任羅盛中同樣的話——“家樂福堅持在中國的長期投資和發展。”同時,家樂福高層奔走各地,以各種合作意向來表明對中國市場的忠誠。
2011年,家樂福在中國市場上的營業額達452億元。在全球經濟嚴冬下,中國作為新興市場國家的代表,與家樂福其他地區市場相比,已然成為家樂福的高地。
盡管如此,在有“未來之星”之稱的中國市場,近年來家樂福也接連“棄守陣地”。據記者粗略統計,從2010年到2012年,家樂福在中國市場已相繼關閉了6家門店:大連新華綠洲店、西安小寨店、河南焦作店、佛山家天下店、長春春城店、浙江紹興店。
2010年3月,經營7年之久的家樂福大連新華綠洲店正式閉店。同年7月,家樂福西安小寨店由于經營業績不佳,宣告停業。9月,家樂福河南焦作店悄然關門。
2011年1月,家樂福佛山家天下店連續虧損三年之后宣布退出。同年2月,長春春城家樂福關店。
今年10月,家樂福放棄了經營5年的浙江紹興店。
對于關店原因,家樂福高層回應稱“正常的戰略調整”。“關店并不一定是壞事,從戰略來說,業務調整,可能有助于整體利益。”家樂福華東區相關負責人以此解釋紹興店的停業。
這并未消除外界疑竇。有業內人士分析認為,未來幾年內,家樂福將面臨門店續約考驗,中國持續上漲的租金成本有可能令一直實行“大賣場”模式的家樂福無力承擔。另外,從家樂福不斷賣掉全球業務“舍卒保車”的趨勢來看,也并非不存在拋棄中國市場的可能性。
今年8月,有消息稱,家樂福中國計劃與華潤集團組成合資公司,擴大在華市場份額,華潤也可能購入部分家樂福股份。家樂福新聞發言人否認了該消息。而對退出中國的傳言,家樂福方面回應稱“無稽之談”。
今年前9個月,家樂福在華銷售額下滑了5.7%。
業內認為,國際零售業巨頭家樂福,開始在中國市場遭遇考驗。
相關新聞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