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換屆選舉,整整一年來,山西省呂梁市中陽縣寧鄉鎮的龐家會“居委會”始終暗流涌動、躁動不安——兩次選舉失敗、由寧鄉鎮黨委任命的臨時班子被質疑為“違法任命”、眾多居民代表曠日持久地“信訪”。
從呂梁市區出發,沿著209國道南行不到20公里,便是有著“十里鋼城”之稱的山西中陽鋼鐵集團(下稱“中鋼”)。中鋼西側,中陽縣城新區高樓密布;東側,就是戶籍人口3000多、常住人口已突破萬人的龐家會居委會。
近日,《中國經濟周刊》記者兩次前往中陽縣,調查采訪龐家會居委會選舉僵局背后的明爭暗斗。
誰在操縱選舉?
“矛盾糾紛多、宗派家族勢力強、權力爭奪頻繁”,是10多年來龐家會留給外界的印象。即便如此,龐家會第一屆居民委員會換屆選舉的吊詭仍令當地官員始料不及。
按照“山西省實施《中華人民共和國城市居民委員會組織法》辦法”(下稱《辦法》)規定,居委會成員的選舉,必須有三分之二以上的居民小組代表參加方為有效。此次換屆選舉,龐家會共推選出居民代表43人,按照規定參選代表至少應達到29人。
據寧鄉鎮提供的資料顯示:2011年12月20日,龐家會第一屆居民委員會換屆選舉正式啟幕。雖經多方努力,但43名代表最終只有26人到場投票,沒有達到法定人數。10天后,選舉再次舉行,但以更加戲劇性的局面收場:居民代表到場28人;經過動員,第29名代表勉強到場,不過剛入會場便突發疾病,未能參加投票,選舉再告無效。
兩次選舉后,中陽縣寧鄉鎮作出決定:鑒于得票結果均已超過居民代表總數的半數,經請示上級部門后確定由許建安擔任居委會臨時主任,許海兵為副主任,許永斌等為委員。
雖然《辦法》中有“候選人獲得過半數選票,始得當選”的規定,但在兩次選舉沒有達到法定代表人數的背景下,“票數過半”已失去法律意義。故而,部分代表向寧鄉鎮黨委、政府提出重啟選舉的請求。
2012年1月8日,第三次選舉再次舉行,然而焦灼的等待中,只有19名代表現身。
“如果是縣人大代表,兩次無故不到會,就可以取消代表資格,但居民代表卻沒有政策依據。”對于居民代表的不到場,寧鄉鎮黨委書記姚文郁顯得很無奈。姚文郁直言,居民代表“有組織”地不到場是“被人控制了”,因為選舉中代表形成了兩派——“許建安派”與“劉祥福派”。許建安,在中陽縣某機關上班的龐家會人。劉祥福,換屆選舉前,一直擔任龐家會村委主任。
一位知情人也證實了上述說法。因“劉祥福派”的代表人數少于“許建安派”,前兩次選舉,“劉祥福派”的代表不到場,是鉆了“三分之二”的法律空子,致使優勢明顯的許建安難以如愿。而任命了臨時班子后的第三次選舉,“許建安派”的代表也基于同樣的“攪局心理”,不到場參加。
“不到場是居民代表選擇了用腳投票,是許建安的行為招致居民代表的棄選。”今年4月份開始擔任龐家會居委會支部書記的劉建國說。
上述知情人士介紹,本屆選舉,劉建國意外地加入了“劉祥福派”。此前數年,劉建國與劉祥福勢同水火。但面對“強大”的許建安,兩人最終盡棄前嫌,有人戲稱是一出“孫劉聯盟(抗曹)”。
劉建國口中的“許建安的行為”在龐家會并非秘密。據當地一些代表介紹,選舉期間,代表住所玻璃被砸等暴力事件時有發生,報警后雖然沒有告破,但大家都認為許建安是“幕后黑手”。
一位要求匿名的代表告訴《中國經濟周刊》,2011年選舉前曾與另外7名代表參加了由許建安組織的旅游活動,在西安等地游玩近一周時間,費用均由帶隊的許建安的哥哥負擔,其間還多次被提醒要為許建安投票。此事發生后,許建安又多了一項“罪狀”——涉嫌賄選。
面對龐家會的尷尬局面,中陽縣某官員斷言,“再選幾次也選不成!”
許建安,合法的“攪局者”?
如果沒有許建安的參與,也許龐家會的選舉會起波瀾,但絕不會像現在這樣陷入僵局。
今年39歲的許建安出生于龐家會村,其父曾擔任村支書多年。成年后,許建安離開龐家會到中陽縣某事業單位工作,是領導的專職司機;后因領導升遷,許建安又隨之至縣政府上班。
在許多人看來,許建安回村參選,是看中了龐家會的巨大“潛力”。
龐家會距離縣城3.5公里,與縣城新區隔河相望。周邊匯集了中鋼、中陽一中、二中等眾多單位,土地升值空間巨大。隨著城市化步伐的加快,龐家會未來的基礎設施建設將會加大,而許建安的父親正好經營有施工隊伍。
2011年10月31日,許建安將戶口遷回龐家會村;12月10日,許建安被推選為43名居民代表之一;12月17日,代表名單張榜公布。
得知許建安被推選為居民代表后,兼任龐家會居委會選委會主任的劉建國數次向寧鄉鎮黨委、政府,中陽縣民政局以及中陽縣換屆選舉領導組反映,問題有三:許建安是公職人員,不應參選;許建安重復進行了選民登記;許建安的戶籍遷移違反程序。
寧鄉鎮給呂梁市紀委的匯報材料中對上述三點進行了說明:公職身份能否參選,經與山西省民政廳聯系,民政廳也難以認定,還需向山西省人大請示,但一直沒有回復;許建安的戶籍原在縣城城區的北街居委會,是物業公司未征得許本人同意進行了選民登記,但許只參加了龐家會的選舉;戶籍遷移是合乎程序的,村委會蓋章也是真實有效的。
許建安最終被當地官方認定“身份合法”。兩次選舉無效后,被許多居民代表視為“攪局者”的許建安,任居委會臨時負責人。
此后,22名居民代表聯合簽名的舉報材料開始通過信訪、媒體等渠道不斷向上反映,引起中央及山西省主要領導的高度重視,并先后作出了批示。
據知情人士介紹,2012年9月,主持龐家會居委會工作9個月后,“迫于壓力”,許建安口頭向寧鄉鎮黨委、政府提出辭職,居委會的工作交由副主任許海兵主持。但由于許海兵與許建安的親戚關系,眾多代表認為,許建安仍在幕后操控。
許建安辭職一事,龐家會居民知曉者甚少。劉建國多次向寧鄉鎮領導請求,希望能召開正式會議宣布一下。但會議始終沒有開,得到的答復是“任命是口頭任命,辭職也應口頭辭職”。
11月15日,記者在中陽縣見到了許建安。面對記者,許建安顯得很委屈,“太麻煩,上面沒人做主,干不成。我已辭了兩個多月了!”對于以后是否還參選的問題,許建安略加思索后表示:“我已回單位上班了,不參加了,沒意思!”
但對于許建安的這一表態,多位居民代表持懷疑態度。
相關新聞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