輕輕的我走了,正如我輕輕的來;我輕輕的招手,作別西天的云彩……
追隨著著名詩人徐志摩的腳步,一批批的荊楚學子來到康河邊,走進劍橋大學,進而走進英倫。
異國求學的日子,他們如何融入當地社會?對自己的未來又有什么打算?近日,本報記者在英國探訪了部分湖北籍留學生的學習、生活情況。
孤獨左轉
酒吧成為了解英國文化的“第二課堂”
“來英國留學后,最大的障礙還是語言關。”畢業于華師一附中、去年9月到愛丁堡大學就讀的陳璋說,自己的英語口語在高中階段還不錯,可剛來時,與身邊的英國同學對話交流,仍然有時候聽不明白對方的意思。
就讀于劍橋大學計算機專業的武漢伢梁國強,也有同樣的煩惱,“我準備申請留學資料、參加學校面試等都是自己完成的,很順利。可入校后開始一段時間,老師講授的內容仍有好多聽不懂。幸好第一年的數學基礎內容我在國內都自學過,否則會跟不上。”
英國的娛樂活動極少,不像國內有KTV或者是電玩城,他們最主要的娛樂以及社交方式,就是去各種各樣的酒吧喝酒聊天。“節日?喝酒!討論?喝酒!”陳璋說,酒吧是社交活動的開始,里面可以談學習、生活等各種話題,自己目前已經學會品葡萄酒、洋酒、雞尾酒了。
在陳璋看來,有部分中國同學在適應的過程中放棄去嘗試理解英國文化,而是成天和同胞呆在一起,這樣不利于自身發展。
相關新聞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