羊城晚報11月5日報道的新會雙水鎮田心村多家作坊無證照生產板鴨一事,引起了新會質監局的重視。11月8日,新會質監局發布通告,宣布收繳了一千多只無證照生產的板鴨成品,目前正在對是否涉嫌使用工業鹽和工業松香等做原料進行調查。
新會質監在通報中稱:11月2日,就在羊城晚報記者在該村采訪走后的當天下午,新會區質監局聯合雙水鎮政府、雙水工商所和雙水派出所等單位對田心村的板鴨加工場進行了專項檢查,最終經檢查發現,3家作坊沒有取得有效的食品生產許可證等相關證件,執法人員隨后依法對三家作坊進行立案查處,并對3家工場存放的4包日曬鹽、120只原材料冷凍鴨、1000只板鴨半成品、690只板鴨成品予以扣押。
11月6日,新會質監局聯合雙水鎮政府、雙水工商所和雙水派出所對再次對田心村的板鴨加工場進行突擊檢查,以防加工場打游擊戰死灰復燃。檢查中,再無發現無證照生產工場。同時,持證照合法生產的兩家工場環境衛生條件良好。
針對有作坊無證生產并使用工業鹽和工業松香做原材料的情況,新會質監局相關負責人稱無證作坊只有三家,村長的說法有誤。而是否涉嫌用工業鹽和工業松香等為原材料,該局一位工作人員稱,他們已經把扣押回來的板鴨放在了特制的冰柜中,目前還沒有做化驗,因此結果出來還需要一段時間。
據新會質監局介紹,田心村板鴨加工最大問題是無證照生產,對此他們將不定時進行突擊檢查,但整治行動并不是要“消滅”這個傳統特色產業,重點是規范行業健康發展。
雙水鎮負責人也表示,將這次群眾投訴當成危機信號,深化專項整治行動,還將考慮向江門的禮樂鎮學習,規劃園區、搭建平臺,促進雙水鎮臘味這個特色產業做大做強。據介紹,目前,雙水鎮內臘味加工場有11家,其中,板鴨加工場2家。 ?
(記者 趙應齊)
相關新聞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