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新華社電 記者昨日從衛生部獲悉,為控制醫療費用,衛生部要求各地加強監測,對費用增長速度較快的疾病診療行為進行重點監控,及時查處不合理用藥、用材和檢查以及重復檢查行為。
這是衛生部10月31日公布的《關于2012年各地加強醫藥費用控制有關情況的通報》中提出的。
縮短平均住院日降低藥費
通報要求,逐步建立控費工作的長效機制。在強化醫院外部監管方面,要完善藥品和耗材集中招標采購制度,嚴格大型醫療設備和二、三類醫療技術臨床應用準入管理,重點加強對高風險、高費用技術的準入管理。
通報要求,通過優化服務流程、開展日間手術、建立多學科會診中心、延伸護理服務等,縮短平均住院日,提高服務效率,降低醫藥費用。
通報要求,優先配備、使用基本藥物,廣泛使用適宜技術,實行同級醫療機構檢查、檢驗結果互認,減少患者就醫成本。加強財務管理,建立激勵約束機制,將成本和費用控制納入醫務人員績效考核。
提高醫院人員經費支出比例
通報還提出,要積極探索建立促進醫療資源縱向流動的辦醫體制,形成公立醫院與基層醫療衛生機構之間相對緊密的分工協作機制,做好疾病康復和延伸服務,逐步形成分級診療、雙向轉診、急慢分治的就醫格局,提高區域整體醫療服務效率,降低醫療費用。
要將控制醫療費用與控制醫院單體規模緊密結合,引導醫院轉變發展模式和管理方式。建立健全內部收入分配機制,提高人員經費支出占業務支出的比例,將調動醫務人員的積極性轉化為人民群眾的健康效益,降低群眾看病負擔。
相關新聞
2015年前社會辦醫將占兩成
據新華社電 國家發改委副主任、國務院醫改辦主任孫志剛昨日在北京舉行的第二屆中美健康峰會上表示,我國將積極鼓勵社會辦醫,力爭到2015年,社會辦醫占整個醫療衛生的比例達到20%左右。
孫志剛說,中國醫藥衛生體制改革成效顯著:城鄉居民基本醫療保障水平明顯提高,公共衛生服務均等化水平明顯提高,基層醫療衛生服務能力明顯提高,基層醫療衛生機構服務效率明顯提高,基本藥物價格明顯下降。
他表示,下一階段,我國醫改的主要任務是加快健全全民醫保體系、鞏固完善基本藥物制度和基層醫療衛生機構運行新機制,以及積極推進公立醫院改革。
相關新聞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