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達才回應后一天之內,謊言就被徹底揭穿。越來越多的表,讓他從“微笑局長”晉升為“表哥”和“表叔”。8月31日,陜西紀委宣布啟動對他的調查,終于緩沖了5天以來的群情激奮。
8月26日凌晨2點多,陜西延安境內的包茂高速公路上,一輛雙層臥鋪客車和一輛裝有甲醇的罐車追尾,大火燃起。
《華商報》記者王曉亮趕到現場時,還不到四點鐘。車上的大火已經撲滅了,路邊還有小火在燃燒,空氣間彌漫著燒焦的味道,現場忙碌而肅靜。只有十分必要的時候,他們才湊到跟前壓低聲音開口。
王曉亮記得,從5時10清理出第一具尸體開始,現場氣氛壓抑到極點。很多尸體都燒成一米多長,有的粘連成一片。原先預備的28個裹尸袋不夠,又返回城里取。直到7時59分,才將尸體清理完畢,運走。
接近中午的時候,王曉亮看到,現場涌入了一百多人,有各級領導和記者,各干各的活,現場突然喧鬧嘈雜起來。
陜西省安監局局長楊達才站在罐車車頭一側,幾名官員圍繞在身邊。后來,他對現場一名記者描述,當時,他正在聽交警匯報,突然聽到對方用陜北話說了句“一滿球燒光了”,一下被惹笑了。
不久后,他又對網友們解釋,因為現場氣氛很壓抑,他想讓匯報的基層同志放松放松,一不留神,神情上有些放松。
不管如何,在特大車禍的現場,安監局局長楊達才笑了。
這時, 新華社記者在宣傳部門的許可范圍內,站在罐車后方,舉起相機,拍下忙碌的交警。有些逆光,記者并沒注意到一邊的楊達才。而后者也不知道,自己綻放的笑容,被永恒地定格了在相片的一角。
微笑的災難
下午4點左右,網友“@JadeCong”坐在電腦前瀏覽網易發布的事故報道——這位被CCTV培養了看新聞習慣的60后,早在十多年前就改用網絡的方式關注社會了。瀏覽到現場圖片專輯第16張時,他捕捉到一個奇異的表情。于是下載放大,竟看到了清晰的笑臉。“絲毫不尊重死難者!”他憤怒地想著,隨后截圖,上微博,“得讓大家看看這丑陋的嘴臉。”文字說明: 事故現場官員滿面笑容,情緒穩定——延安市境內的包茂高速公路發生臥鋪客車與罐車追尾事故,致36人死亡。
微博發送于16:35,一個小時后,一些大V關注上了,轉發量暴增。伴隨著“36人遇難”與“家屬情緒穩定”說辭的傳播,網友的憤怒也在對“微笑照片”的轉發中蔓延。
——在笑什么?“沒過37沒事!”
——發財的機會來了
——看他那草包的肚子,裝了些什么?這個家伙是哪個提拔的,從源頭上抓起!
……
這條微博被轉發六千多次,并以各種形式被轉載到網絡世界的各個角落,人肉結果很快也出來了。“@JadeCong”從陜西網友那得知官員的身份,但他并沒有將之公布。他那時還不知道局長的手表,也隱隱想著,笑容也許只是百分之一的瞬間。
“@作家天佑--”是較早宣揚人肉結果的ID之一。當他看到微笑截圖,第一反應是,“這官員喪失了人性。”發出“聞著燒焦的尸體的味道還能笑得這么燦爛,心臟真強大”的微評不久,作為一個“粉絲質量很高”的ID,“@作家天佑--”收到了網友私信:“此人是陜西省安監局長楊達才。”
花了五六分鐘搜索確認身份,“@作家天佑--”終于理解微笑的內涵,“車輛不是陜西的,他沒啥責任。加上安監局長權力很大,處理好就能發財。”他還注意到,“楊達才在安康市當市長時毛病不少。”經過幾秒斟酌,他決定發博只強調其局長的身份,因為“沖突更大”,而且,根據他的經驗,“不能給網友太多信息,不然會分散注意力。”
26日晚上9點多,他宣傳了人肉結果,半個小時即轉發數千次。這樣的引爆似乎是在天佑的預料中。接受本刊記者采訪時,他侃侃談起從前的成功案例。比方說,在去年的動車事件中,他就抓住了處理事故的官員去香格里拉吃飯的細節。
“很有可能喝了茅臺,他們不應在事故現場吃盒飯嗎?”他憤怒地說。正是抓住了這一情緒,事件很快轟動。幾次推進新聞引爆后,他的粉絲一度飆升到12萬,“但最終被封了”,他心痛地說。現在,天佑有3個微博同時運轉,時不時推波助瀾。他總結:角度很重要。這就是為什么一些新聞熱點能在我這傳播起來。這就是一個作家的直覺。
以上是網絡一角。這個晚上,論壇、貼吧或是微博,大V小V和不加V活躍在局長的微笑中。
相關新聞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