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產1噸油需要5噸泔水,原材料價格僅800元,加上運輸人工成本也僅1000元左右,收購商經過蒸煮過濾加工后,每噸可以賣到3000-4000元,再經過漂白脫臭工序后的地溝油則可以賣到6000-8000元每噸。
地溝油的陰影尚未從人們餐桌上散盡,卻已進入了一個新的領域。
8月28日,全國首例特大地溝油案在浙江寧海縣人民法院開庭審理。公訴機關曝出涉案地溝油企業惠康油脂公司的最大買家,竟是河南焦作健康元生物制品有限公司(以下簡稱“焦作健康元”),健康元公司曾向涉案企業購買了高達1.62余萬噸的地溝油,用于生產當今國際抗生素市場的主角頭孢菌素關鍵部分(7-ACA),而這批產品已廣泛流向醫藥市場。據悉,健康元的此類產品,占據市場總量的1/4。
對人類來說,“地溝油”是健康的大敵,“地溝油”中除鉛、砷、黃曲霉素等有毒物質含量超標外,在煉制過程中經過一系列化學變化,還會產生苯丙芘等致癌物質。食用“地溝油”會導致消化不良、腹瀉、腹痛甚至胃癌、腸癌等疾病。
那么讓人談之色變的地溝油到底從哪里來,是怎樣煉成的,地溝油的原料是什么,它的利潤率如何?21世紀網近日采訪了相關人士,為您詳解地溝油的產業鏈。
原料價格低廉
夜歸的人們經常可以遇到這樣的景象:一輛臟兮兮的卡車上裝著幾個大桶,里面盛著滿是油污的泔水,隔著數十米就能聞到一股刺鼻的惡臭。
“你不要覺得臟,這種生意還有人搶著做呢。”一位餐館老板對21世紀網表示。
之所以要搶,是因為需要泔水的人實在是太多了。飯店會根據價格的高低,選擇一位固定的合作者。這些收泔水的人,每月都會給飯館一筆錢,而飯館會把酒店當天餐廚廢棄物也就是泔水賣給這些人。
21世紀網聯系到一位地溝油的收購商,其介紹說,目前北方市場上收泔水的標準配置是裝柴油的那種大桶,一般一桶可以裝370斤左右的泔水。“這樣的一桶價格大約30元,飯館要是提供桶的話,連料帶桶總共70元。”
上述飯館老板表示,有點規模的飯館一天大概可以生產出3-5桶泔水,這也意味著一天就可以給飯館帶來100-150元的額外收入。一個月就有3000-5000元的收入,還是比較可觀的。
相關新聞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