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8日,受50億回購消息的刺激,寶鋼股份開盤即封漲停,并帶動鋼鐵板塊強勢上漲3.40%。
當日該板塊37只正常交易個股中,36只出現上漲。除寶鋼外,玉龍股份、魯銀投資等均有不俗表現。
當日晚間,冀東水泥(000401.SZ)公告稱,控股方冀東發展通過集中競價和大宗交易,已累計增持1401.69萬股,占比1.0402%。其中,7月11日增持69.83萬股,當天漲5.57%,收于12.88元;次日至8月28日,增持1331.86萬股,28日漲2.57%,收于11.17元。公司表示,首次增持起6個月內,將繼續增持不超過2%股份。按照增持期間均價計算,冀東發展投入資金約1.77億元,
產業資本的動向歷來被視為市場轉向的標志,然而,對于寶鋼股份的回購,興業證券首席策略師張憶東表示,寶鋼回購傳遞了正能量,但是并不能以此判斷股市見底。
“關鍵是能否形成群體效應,不過至少我目前看不出來成為趨勢的條件。即便出現群體回購,也僅是從政策意義上考慮,而非經營層面。”他向記者表示。
多位分析人士亦表示,目前市場并不具備形成回購潮的條件,因此寶鋼股份的回購難以引發群體效應,更難言股市見底信號。
游資追捧寶鋼股份
28日,寶鋼股份開盤即被封漲停,最終收于4.48元/股,漲幅10.07%。當日主力資金凈流入0.84億元。不過,其中仍以游資為主,機構則出現明顯分歧。
盤后龍虎榜顯示,買入最多的前五個席位分別是中信證券杭州延安路營業部、西藏同信證券成都東大街營業部、五礦證券深圳金田路營業部以及申銀萬國武漢中山路營業部,僅有一家機構買入。
在賣出金額最大的前五個席位中,則出現了兩個機構席位,分別賣出1.4億元與896萬。
在鋼鐵板塊久旱逢甘霖的另一面,該行業上半年的業績卻堪稱慘不忍睹。
受鋼材價格走低及需求低迷影響,鋼鐵行業成為上半年A股虧損重災區。據上市鋼企此前發布的業績預告顯示,該板塊有超九成公司預虧或預減。
而上半年寶鋼股份實現的89%的利潤增長,更多是來源于出售不銹鋼和特種鋼事業部等相關資產所帶來的90.9億元的收益。
更為悲觀的是,持續疲軟的鋼鐵價格,將繼續侵蝕鋼企利潤。廣發證券馮剛勇表示,短期國家出臺強有力的刺激政策可能性不大,需求難有明顯起色。行業產能過剩,鋼價繼續探底,鋼企虧損壓力頗大。
一位業內人士也認為,市場需做好鋼鐵行業迎來三到五年寒冬的準備,整個板塊還不是關注的好時機。
但這并不妨礙游資的瘋狂追捧。其導火索正是寶鋼股份“不超過每股5元的價格回購總金額不超過50億的股份”的回購計劃。
值得關注的是,寶鋼股份此番出手,是否會帶動起一波產業資本的回購潮?
回購潮或難形成
以往的歷史經驗證明,產業資本逐步出手時總是傳遞著大盤或將見底的信號。
2005年與2008年,大盤見底時,市場上確實出現了企業的大量增持與回購。如2008年9月,出現了大量企業的增持,11月市場見底。
分析人士認為,產業資本的回購意味著,從投資回報率角度看,購買自家股票比擴張產能更劃算。產業資本的動向因此可以看做是低估值股票下行風險已經很小的標志之一。
不過,前述券商研究員認為,目前寶鋼回購僅是個例,難言形成回購潮,因此市場見底尚不能判斷。
上海一位策略分析師表示,企業回購首先要弄清楚它的真實意圖,“產業資本資金面壓力明顯,因此有融資沖動,不排除為了抬高股價,未來再進行融資的可能。”
該分析師指出,“目前傳統產業正處于下行周期,資金都比較緊張,因此,大規模回購的動力不足。”
星石投資首席策略師楊玲表示,回購的企業具備兩個條件,一是估值較低,尤其是破凈的企業。二是企業有足夠的現金儲備,目前看這樣的企業并不多。
“不過,銀行比較特殊,資本充足率的要求迫使銀行增發的動力大于回購,所以銀行不可能回購。”楊玲告訴記者。
興業證券張憶東也向記者表示,目前看央企國企背景的動作還不頻繁,如果未來出現大規模回購,盡管無法判斷是否見底,但至少可以肯定下行空間有限。
上述分析人士認為,除了產業資本增持回購,股市見底還需有更多的政策配合。如2006年的股改以及2008年的四萬億等等,“大盤是否見底需經濟基本面支持,而非股市表現”。
(張小蓓)
相關新聞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