馴導員正帶領導盲犬做障礙模擬訓練。
國內導盲犬“車難乘”、“門難進”發展滯后,大連導盲犬基地缺錢少人困頓中已支撐6年
因導盲犬訓練的專業性強、時間長、勞動強度大、耗資巨,加之馴成后無償捐獻給盲人使用,無資金回收,中國首家導盲犬訓練公益機構——中國導盲犬大連訓練基地目前正陷入困境。
此外,多年來相關法規缺失,令國內導盲犬“車難乘、門難進”,難以對盲人提供幫助。
國際導盲犬聯盟規定,1%以上的盲人使用導盲犬可視為導盲犬的普及。據統計,中國有1691萬視力殘疾人員。據此計算,全國需要16.91萬只導盲犬才可達到普及。但目前在大陸范圍內服役的導盲犬不足50只。
今年8月1日,國務院頒布的《無障礙環境建設條例》正式施行,該條例規定“視力殘疾人”可攜帶導盲犬出入公共場所。導盲犬出入公共場所終于有法可依。但專家指出,導盲犬發展需進一步細化行業規則和準入制度。
Lucky八歲,乖巧懂事,但一看到警察,就會全身哆嗦,急急躲向平亞麗的身后,眼里有驚恐。
這時,平亞麗會輕撫Lucky額頭,輕聲安慰,“媽媽在,別害怕。”
Lucky是條導盲犬,它的“媽媽”——50歲的平亞麗是盲人,曾為中國贏得首枚殘奧會跳遠金牌。目前她和Lucky住在北京石景山區。
患有先天性白內障的平亞麗,離開Lucky的引導,幾乎寸步難行。但前幾年,Lucky的狀態并不好。由于公交、地鐵不讓坐,酒店、商場不讓進,出門散步要躲著警察,缺乏運動的Lucky已嚴重“發福”。
更因曾被警察帶走關了一夜,Lucky對所有穿制服的警察都充滿恐懼,這也成為平亞麗的安全隱患。
相關新聞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