縣委書記走馬燈,城市規劃眼花繚亂,公共空間一再萎縮。 (勾犇/圖)
一座小縣城的城市規劃因主政者任期短而眼花繚亂,公共空間悉數讓位于地產項目,以殘損的城市軀體,卻向往被媒體冠以“東方迪拜”的大項目。這樣的故事,在中國不止一個角落上演。
像中國近3000個縣城一樣,川東小城武勝也有拿得出手的“特色”,比如九曲回腸的嘉陵江,狀如印章的天印山,還有用牛身三樣煨燉的“三巴湯”。
這些也許不尋常,但有兩種“風景”卻更不尋常。
一是沒有游泳館、體育館、電影院、運動場、老年人活動中心和足夠的公共廁所。
二是近12年間,武勝先后有六任縣委書記,平均兩年換一個。書記走馬燈,城市規劃也變得眼花繚亂,一再調整的廣場等公共空間逐漸被房產項目擠占。
這兩處“風景”,也是中國縣城的縮影。而這個縣城最近也一不小心“火”了。
4.25億財政收入,暢想“東方迪拜”
武勝縣委書記毛加慶最近特地買了新手機,為的是上網更方便,可隨時監控輿情。
在剛過去的2012年7月,武勝縣因為和“迪拜”沾了邊而被輿論矚目。一則“15億元開發嘉陵江,武勝要建迪拜風光”的新聞開啟了毛加慶的苦惱。
“人們誤以為是由政府投資。”毛加慶辯解說。其實總投資不止15億元,而是45億元。“由開發商出錢的,政府財政不會出一分錢。”毛加慶說。
按照武勝縣官員的解釋,2003年9月,該縣的桐子壕電站建成,一個水域面積22平方公里的湖泊在縣城附近形成。憑借藍天凈湖、翠林幽山,再加上距離重慶僅一個小時車程的后花園優勢,不開發,在主政者看來簡直就是浪費。“形成一座新城,帶動一個產業。”更何況投資45億元,可以帶來5億元稅收。
這種小城躁動,非武勝獨特風景,之前已有三亞、上海、汕頭、深圳等地的十余個項目提出了打造“東方迪拜”的口號。但2011年財政收入僅為4.25億元的武勝還不愿意貼上“燒錢”的標簽。“只是開發商聘請了一個參與迪拜設計的設計師來擔任總設計師而已。”當地官員解釋道。
消息出口轉內銷到了縣城,人們環顧一下自己所處的這座城市,總覺得有點鬧心。
就在毛加慶為新聞的散播頭疼不已之際,在外工作的武勝人楊衛君卻不愿再回家鄉了,“每次回來,心都堵得慌”。
2012年7月19日,楊衛軍回家看到的場景是:小區樓房被綠色尼龍網和腳手架裹得嚴嚴實實,工人正在敲掉外墻瓷磚,重新粉刷成同樣色調,甚至連新建的樓房也未能幸免。
而家門口的縣城主干道,本來還算平坦的柏油路又被新鋪了一層,路中間由前任縣委書記栽下的鐵樹不見了蹤影,代之以白綠相間的鐵欄桿。下了高速的迎賓大道兩旁,嶄新的金色路燈在陽光下很晃眼,剛移栽的銀杏樹正掛著吊瓶。
這只是武勝縣正在進行的另一宏大工程——“美麗家園”的一部分。這一工程耗資4億元。雖然官方稱不僅僅是“面子”,也還包括了建廣場、修公廁、打通斷頭路這樣的“里子”,但這個縣城缺失的公共空間實在太多,以至于新添一點東西,尤其是動輒幾億十幾億的大工程,如果添不到人們的心坎里,怨聲就會四起。
相關新聞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