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6月10日,在武漢大學進行的“校園開放日”活動,內地與香港名校同臺競技。 (東方IC/圖)
編者按:又是港校“大獲全勝”的一年。2012年香港高校招收內地本科生工作剛剛結束,共錄取約1600名內地新生,萬里挑一,狀元云集。
自1998年起,香港高校進入大陸招生,14年里,不僅引入競爭,推動大陸國際化人才的培養,更帶來其先進教育體制及理念的強烈沖擊。作為華人地區教育典范,這種影響并不亞于西方諸多名校。其實無論學習香港還是效法歐美,最根本的就是建立現代大學制度。
一方面是回歸之后,內地與香港有交流融合的需要,另一方面,香港本地的教育適逢產業化,據估計香港高校一年在內地生身上有20個億的收入。兩種合力推動之下,成就了今日的盛況。
“港校給內地高校造成的壓力,表面上看是對狀元的爭奪,更深層次的是提高內部質量、培養模式、學校的個性特色?!?/p>
香港主動
1997年12月1日,時任香港大學校長的鄭耀宗寫信給香港大學教育資助委員會主席梁錦松,計劃從內地招收一部分本科生,他希望教資會出面和中國政府協商,每年給出20-30個招生名額。
當時香港剛剛回歸,這項招生計劃屬于促進教育界交流的破冰舉措。
相關新聞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