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畫:獨立董事
一段時間以來,與上市公司獨立董事有關的新聞頻頻見諸媒體,違法違規事件、“人情獨董”“花瓶獨董”之說,引發廣大股民強烈不滿?;貞鐣P切、健全獨立董事制度已成當務之急。
獨董屢被質疑
上市公司獨立董事制度在我國建立已超過10年,在完善公司治理方面發揮了一定作用。但與此同時,獨董面臨利益考量放棄監管職能、在巨額利益引誘下違法違規的現象也層出不窮,“人情獨董”“花瓶獨董”“最牛獨董”之說更頻見報端。
為保證獨立董事充分發揮作用,證監會《關于在上市公司建立獨立董事制度的指導意見》規定,獨立董事原則上最多在5家上市公司兼任獨董。
而據統計,截至2011年年末,我國A股上市公司有5593名獨董,身兼兩家以上上市公司獨董的占比逾三成,同時擔任5家及以上上市公司獨董的有50余人,身兼6家公司獨董的也不乏其人。專家表示,一人身兼這么多上市公司的獨立董事,是很難對各公司的經營決策進行細致調查和審核,并發布獨立專業意見的。
一些人違規兼職,一些人則利用獨董身份違法謀取私利。證監會近日通報,2011年11月,證監會對時任中信證券研究部質量總監、電力行業首席分析師、山西漳澤電力獨董的楊治山,涉嫌利用內幕信息交易“漳澤電力”股票行為立案稽查。由于楊治山相關交易行為涉嫌犯罪,該案已移送公安機關查處。
而與偶爾曝出的違法違規事件相比,目前大量存在的獨立董事放棄監管、縱容造假現象則更為股民詬病。
在近年來發生的綠大地、重慶啤酒等上市公司造假丑聞中,獨董們都集體“失聲”。當前陷入“財務造假”泥沼的上海醫藥于5月31日召開2011年度股東大會,審議公司原董事長呂明方不再擔任公司董事這一重要議案,公司的三位獨董卻集體缺席。
獨董制度是完善公司治理結構的一項重要制度,用以制約公司內部人控制和一股獨大現象。然而,一些獨董并沒有發揮應有的作用,因此被股民譏諷為“花瓶獨董”。
“花瓶獨董”的背后
記者調查發現,制約我國獨立董事有效發揮作用的因素主要有四個。
首先是獨董選聘機制不完善。
福建一位券商分析師告訴記者,上市公司的候選獨董主要由大股東及準大股東、董事會推薦,其中,由大股東或準大股東推薦的約占三分之一,由董事會推薦的約占三分之二,通過其他方式推薦的占比很少,“大股東推薦的獨董,獨立性難以保障。”
浙江一家上市公司的董秘告訴記者:“我們公司的獨董主要有兩個來源,一是老板看好人家背后的資源,想加以利用;二是有上級領導‘打招呼’,不得不送人情?!?/p>
其次,監管與約束機制不健全。
福州大學管理學院教授陳章旺認為,目前很多獨董完全是一種“擺設”,不懂財務知識不懂法律,不是業內專家,在董事會也很少發表有分量的意見。對這種不符合要求的獨董沒有任何監管與約束,這事實上也打擊了那些勤勉履職的獨董。
相關新聞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