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2日,北京5.7億元雙色球大獎被一人獨攬;僅15天后,體彩大樂透又在蘇州開出2.56億元巨獎。兩則巨額獎金新聞讓眾人驚嘆彩票的神奇,而對大部分彩民而言,這些奇跡般的數字是遙不可及的夢。
北京師范大學彩票研究中心發布一項“中國彩民行為網絡調查”。調查稱,我國的“問題彩民”已達到700萬人。據統計,全國2億多彩民中80%都是工薪階層。具體到廣州,雖然沒有這方面準確的數字,然而,遍布羊城大街小巷的投注站總是人頭攢動,同樣讓人看到廣州彩民的癡迷。
彩票給了“彩迷”“一夜暴富”的夢,而更多的卻是給予他們一種特殊的的生活方式。大部分彩民不會一夜之間身家百萬,也不會頃刻之間傾家蕩產,但對彩票的“癮”,用他們自己的話說,會成為伴隨終身的“慢性疾病”。
都把玩彩票稱為“個人愛好”
“距離本期銷售截止還有一分鐘。”墻上掛著的小電視一發出提示音,屋里的氣氛就緊張起來,幾個坐著的彩民突然起身,快步走到售票柜臺,喊道:“給我打一個1、8、10。快點!”
他們正在玩的是中國體育彩票11選5。
這種彩票目前在彩民中備受歡迎。每10分鐘開一次獎,上午9點開始到晚上11點結束,一天總共開84期,每一期時間短見效快,彩民很容易就會迷進去。
位于越秀區一居民區內的這家彩票站,面積不到10平方米,但人氣很旺。人多的時候,小小的房間會擠上十來個人,有出來買菜的婦女,也有年輕的白領或是學生,更多的還是中年男性。他們有的買了票便匆匆離開,有的會坐下來對著墻上的走勢圖分析一陣子,有的則像何先生一樣,一坐就是好幾個小時。
何先生是“老彩民”了。在激動的人群中,他總是最冷靜的那一個。安靜地坐在離售票臺最近的角落,兩眼盯著走勢圖一動不動。每開出一期,他就用紅黑兩色的筆在圖上寫下最新的開獎號碼,供大家分析。在近6個小時里,何先生買了一千多元彩票,還一注都沒中過。他說,這種彩票的“厲害”之處在于才2塊錢一注,很容易讓人放松警惕,積少成多之后不知不覺就會虧大本。
湯先生是這里的“老師”,只要見人來買11選5,他就和來者聊起來。談的無非是自己總結出的經驗,比如出6后就經常會出5,出了3經常就會有7。
這家彩票站的人都知道買彩票全憑運氣,可還是喜歡“琢磨”運氣。所以盡管每次的開獎結果總讓他們跌破眼鏡,大家還是能心平氣和地總結經驗,繼續買下一期。他們都把玩彩票稱為一種“個人愛好”。
湯先生很會把握尺度,每買30元后就馬上收手。一對夫妻在記者調查期間,已經連續來了3個晚上。他們一邊聊天一邊討論著該買哪個數字,雖然對記者堅持說只是“偶爾玩玩”,可每天都會輸掉多則四五千元,少則一兩千元。
晚上9點半,彩票站只剩下售票員和何先生,顯得空空蕩蕩。彩票已經開到第74期,地面上滿是廢彩票和煙頭。何先生點燃了今天的第10支煙。
他的上一注彩票又是只差一個數字就中了。“該守之前那個號的。”何先生輕輕地嘆了口氣,繼續專注地研究著走勢圖,像入了迷一樣。“這東西還是有癮的,”他說。
助推器:過剩的時間 意外的好運
今年40歲的何先生頭發已經花白,身上的白色T恤有些發黃,腰上別著手機和一串生銹的鑰匙。
當記者問到玩彩票玩了多少年時,何先生的眼睛仍然一動不動地盯著走勢圖,猶豫了一會兒說:“有12年了吧……”
何先生清楚地記得自己第一次買彩票的號碼:38414,這第一把就讓他賺了600元。出乎意料的開門紅,一下子點燃了何先生的“斗志”,接下來一買就是12年。
何先生說,時至今日,自己已經收斂許多。最開始的幾年是激情最“飽滿”的幾年,那時膽大心狠,經常一天就買四五千元,現在十幾天也才買四五千元。何先生一個月也就四千元的收入,要供養兩個兒子。12年了,家人始終不知道何先生有買彩票的習慣。何先生除了自己做點投資生意,還會想方設法在外面賺點外快。
只身一人在廣州,何先生在堂弟的公司里找了份“舒服”的工作,每天要么在辦公室里上網看彩票,要么就跑到彩票站呆上一天。日子清閑,他就更想玩彩票。“只要沒事,就會不自覺地想‘是不是去買個彩票’。”平時工作日,他也在彩票點呆近8個小時。到了周末,肯定是早上9點到晚上十一二點都泡在那。
“其實這是種病態。”說到為什么對彩票上癮,何先生猶豫了半天,竟說不出一個理由。彩票幾乎已經成為其生活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已遠遠不是一個“愛好”,而是一種“習慣”。
與何先生相比,李先生算是“新手”,今年是他玩彩票的第二個年頭。李先生玩的是體彩排5,對11選5這樣容易“上頭”的彩票不感興趣。他一連幾個小時研究走勢圖,因為沒看出什么“線索”,一直沒有“出手”。
相關新聞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