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出“強拆”防護欄決策的大英縣領導堅信,城市的美化終將使民眾受益,即使遇上公眾一時的反對, 最終會在“發展”之名下得到理解。 (向春/圖)
在大英縣委書記謝代銀看來,整治城市環境實際上全國都在開展……一旦風貌整治效果顯現,老百姓的認識會慢慢轉過來的。
最近幾天,四川大英縣——一個著力打造旅游業的縣城,遭遇突如其來的輿論風波。2012年7月10日,一則“大英縣為整治城市風貌,強行拆除居民家防護欄”的消息,經由網絡曝出,引起了網友們對“全城強拆”的強烈爭議。
但大英縣“風貌整治”的腳步并沒有停歇。一方面,大英縣快速回應,稱這是縣委、縣政府的集體決策,“一刀切”式的拆除并不存在。事實上,縣里的政策是,為推進“風貌整治”,國家公職人員“帶頭”拆除防護欄。
更重要的是,大英縣決策者堅信,他們的一系列做法不僅有四川省地方法規的支持,還有來自從其他地方學習到的經驗:城市的美化最終將使民眾獲益,即使遇上公眾一時的反對,最終會在“發展”之名下得到理解。
網友抱怨“全城強拆”
2012年5月25日,大英人就在人民網上發出抱怨的聲音了。此時,大英縣成立了專項清理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簡稱清理辦),并決定于5月21日起,集中三個月時間開展城市亂象治理工作,重點是拆除城市亂搭亂建及違規安裝的防護欄。
按照官方的說法,大英縣拆除的是縣城主干道違規安裝的、未經規劃的、附著在建筑物外的防護欄,內置式、拉閘式防護欄不屬此列。治理重點是縣城的中海大道、卓筒大道、金元街、花園干道和成南高速公路連接線(簡稱四街一線),公職人員被要求帶頭拆除。對于普通群眾主動拆除違規防護欄的,政府每平方米獎勵100元。
在人民網的地方領導留言板里,網友們質疑政府要求縣城居民拆除防護欄,既沒考慮老百姓的經濟問題,也沒考慮到安全問題。大英縣所屬的遂寧市市委書記崔保華名下,也有網友反映大英縣“強拆”防護欄的問題。同樣的,在大英縣的領導信箱里,也擠滿了反映問題的郵件。
對于網友們“全城強拆”、“一刀切,不管是否臨街”、“公職人員要求帶頭,不拆停職停薪”等質疑,大英縣信訪局在人民網上迅速作出一共四點統一回復。其中第一點是這樣寫的:“拆除防護欄是為了大英的城市形象更加美麗,是縣委、縣政府的集體決策。”
隔天,人民網對大英縣的官方回應作了報道,再隔天,十多家門戶網站和媒體跟進報道。
7月11日,大英縣緊急應對,一面對省內網站媒體的“負面”信息進行監控,一面連發微博進行澄清。
“你也看到了,哪有什么全城強拆?”7月16日,縣委宣傳部官員在接受南方周末記者采訪時,仍對此感到不平。
南方周末記者在大英縣新老城區多個小區走訪發現,非臨街面的普通居民,的確沒有受到強制拆除防護欄的壓力,每平方米100元的獎勵,相對每平方米80元左右的安裝費用也較為合理。但群眾的擔憂卻在情理之中——在縣清理辦出臺的《大英縣專項清理工作推進方案》中,明確提出了“從臨街面到非臨街面、從公職人員到小區居民,分類分步、以點帶面,逐步推進”的工作思路。
拆到現在,公職人員的家和臨街面的防護欄,都拆得差不多了。
相關新聞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