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
近日,麥可思研究院的“紅綠牌”專業排行榜引起網友的熱評,正值高考期間,選專業成了考生和家長最關心的問題之一。榜單的背后,隱藏著眾多考生與家長內心的無助與焦慮:考前只讀圣賢書,考后才臨時抱“選專業”佛腳。這“紅綠”與“冷熱”的反差背后隱藏了什么困惑?怎么選專業才是最靠譜?
“熱門專業”上紅榜 網友專業“躺著中槍”
這份《就業藍皮書》創造了“紅綠黃”三色牌的概念。紅牌專業,是指失業量較大,就業率、月收入、就業滿意度都較低的專業,為高失業風險型專業。綠牌專業則相反,月收入、就業率持續走高,就業滿意度較高,為需求增長型專業。另外一些失業量較大,就業率、月收入、就業滿意度都較低的專業被歸為“黃牌警告”。
2011年本科就業紅牌警告專業包括:動畫、法學、生物技術、生物科學與工程、數學與應用數學、體育教育、生物工程、計算機科學與技術、英語、國際經濟與貿易。上榜的專業不乏多年前熱門的 “生物工程” “英語” “國際經濟與貿易”等。
而本科綠牌榜的專業則為地質工程、港口航道與海岸工程、船舶與海洋工程、石油工程、采礦工程、油氣儲運工程、礦物加工工程、過程裝備與控制工程、水文與水資源工程、審計學。幾乎都是與能源相關,較為冷僻的工科類專業。
報告顯示,紅牌專業與去年調查基本相同,綠牌專業與去年調查完全一致,由此可見,如今的專業就業“冷熱”情況已經成為常態。
有網友對這份“紅綠榜”總結出:綠牌專業全都是礦藏、能源類,并且都十分艱苦,“文科生情何以堪?”微博網友 @康斯坦丁曹 說:“這綠牌專業讓女娃娃們都咋辦?”還有許多人認為“生物工程躺著也中槍”。
“報考志愿的時候,很多孩子都根本不了解那個專業到底是學什么。孩子在哪方面有一些興趣,就多少讓他去了解一些,這個專業到底是干什么的,別盲目。”北大熱門專業畢業的小王,也曾在選專業上有過糾結,經歷了痛苦的“轉換跑道”之后,她這樣說。
熱門專業就一定適合?
“當年腸子都悔青了”。本科畢業于北京大學財政學專業的小王已經在韓國學習語言專業后歸國。談到當初選擇專業的過程,她這樣說。
小王一直喜愛語言和文史學科,高考時打算報考語言類專業,可惜當年北大在家鄉所在地并不招收語言專業。她最終征求了父母的意見,進入了較為熱門的經濟學大類進行專業學習。
結果,在這個熱門專業里她只感覺到壓抑。經濟類專業文理兼收,一個文科生和理科生一起學起枯燥的數學,讓她及其難受。最后越不愛學還越要強迫自己學,形成惡性循環。“我也曾經想過轉專業,但是非常難。”畢業后,她最終選擇出國留學,圓了自己的語言夢。
“其實很多時候報考志愿的時候,很多孩子都根本不了解那個專業到底是學什么。孩子在哪方面有一些興趣,就多少讓他去了解一些,這個專業到底是干什么的,別盲目。”作為過來人的小王介紹著自己的經驗。
什么才是最靠譜?
小習是中國地質大學畢業生,針對這份“紅綠黃”榜單,他的看法是:那些綠牌專業比人們想象的要艱苦。比如與自己專業相關的“地質工程”等上了綠榜,他的感覺是:這些專業不見得有大家想的那么“掙錢”,而辛苦卻是一定的。對這種榜單還是要持謹慎態度。不一定“綠”就是好。
而有大學招生老師對媒體指出,之所以會出現專業困惑,問題的關鍵在于,許多學生高中時一心讀書,沒有時間發展自己的個性,了解自己的愛好和特長,于是選擇專業的時候一定會不知所措,有的甚至完全交給家長,殊不知這卻是關乎自己一生的選擇,問題和風險也都要由自己個人承擔。
而現在經歷過選擇的小王覺得,所謂熱門冷門根本不重要,所選專業適合自己的個性、天賦和興趣是最重要的事,也才能發揮最大的價值。另外,她認為,選擇專業,考生和家長必須得事先了解,甚至提前幾年就做好規劃。對于影響一生的選擇,單憑考完試那幾天抱佛腳是沒有成效的。(仇廣宇)
相關新聞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