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1日,北京市天堂河強制隔離戒毒所,兒子寧寧與父親見面。新京報記者 王貴彬 攝
武漢男子吸毒在京被強制戒毒兩年,父親寫信盼其重歸正途;戒毒所將家書結集出版
寧寧吸毒被抓了。
消息從千里之外的電話那頭傳來,電話這頭的寧寧父親感覺來不及掛好電話,眼前一黑……
再次醒來,這位年過六旬的老人取出紙筆,開始給兒子寫第一封信。
“寧寧,我們的兒子:你到天堂河強制隔離戒毒所了。今天是我的生日,可我們如今只能隔‘河’相望了。這么多天來,我們以淚洗面,夜不能寐,一閉上眼睛就是你的影子,你該想象得到,你給我們造成了多大的傷害。而我們還強撐著不能倒下,因為你還需要我們,不親眼看到你洗心革面,健健康康地出來,我們死不瞑目……”
一封、兩封、三封……父親的信每周一封,親情友情篇、危害篇、根源篇、洗心革面篇……
一年來,父子倆不斷地用這種方式推心置腹地交流。如今這50多封信,“我從中節選了30幾封信,六七萬字,編輯出版。”寧寧父親說,該書已印100本,發給強戒所內的強戒人員閱讀。近期,該書將再印1900本,用來對更大范圍內的強戒人員進行教育和親情感化。
【事發】來京出差強制戒毒兩年
6月21日上午,寧寧在管教的帶領下走進了強戒所心理咨詢室。他戴著黑框眼鏡,有些許絡腮胡子,1.7米左右的個頭,身體稍顯壯實。
31歲的寧寧是武漢人,2003年畢業于武漢某大學通信專業,后在武漢一所高校圖書館工作。
2011年6月30日,寧寧說他這一輩子都不會忘記那一天。
“我和同事被單位派到北京培訓,出門前吸了毒。到北京后,在海淀一家賓館登記住宿后不久,警察就找上門來。”寧寧說,“看到警察出現在我面前,我就知道是為了什么事情,被帶走尿檢,結果呈陽性。”因為他之前已經因吸毒被拘留過,按規定這次必須接受強制隔離戒毒。幾天后,寧寧被送進天堂河強制隔離戒毒所強制戒毒兩年。
【救子】寫信代表父母沒放棄他
寧寧復吸被抓,對于寧寧家人來說,無異于晴空霹靂。寧寧家在當地也算是名門望族,寧寧的祖父是地理學家,父親退休前是教授、知名學者,寫了十幾部著作。母親也是教育工作者。他們怎么也想不到,兒子竟然成為一個癮君子。
“2010年6月,得知他吸毒差點要了我的命,這次更讓全家族人陷入更大的陰影中。從此家中再沒有歡笑,我和他媽媽的晚年再無幸福可言。”寧寧父親說。
“我就這一個兒子,我不能眼睜睜看著他就這么墮落下去,我死了也不能給社會留下一個廢品,我得救他!”可兒子在戒毒所里,用什么方式才能救他呢?寧寧父親決定用他們最擅長的方式——寫信。“我們要讓他知道父母沒有放棄他。”于是,他在自己63歲生日的當天,給寧寧寫了第一封家書。
【改變】三月后兒子回第一封信
寫了兩個月的信,兒子仍然沒什么改變,也沒有回信。父親著急了,寫信給強戒所領導。
寧寧的責任民警劉立偉說,寧寧剛進來時,問一句說一句,不問就不說,也不和別人交流,心事很重。
“兩個月后,寧寧和父親第一次會見,看了父親一眼后就開始哭泣,半個小時只說了幾句話,一直低著頭,哭著、聽著。”劉立偉說,在親情書信和管教的勸解下,寧寧三個月后給父親寫了第一封信。
■ 現場
擁抱告別叮囑兒子好好表現
6月21日上午,頭發花白的寧寧父親也走進了心理咨詢室,他拍了下寧寧的肩膀,笑著說:“小家伙。”
寧寧站起來朝父親笑了笑,拉著父親的手,坐在旁邊一張綠色的椅子上。
“我前半生歷經磨難,后半生經過奮斗,好不容易過了幾天好日子,而你的行為讓全家一下子又陷入黑暗。我在農村當‘知青’7年,流的眼淚不及這一年的百分之一啊,你可知道!媽媽為了你,瘦得皮包骨,見人抬不起頭。”寧寧父親說。
盡管對寧寧很失望,但在父親心中“這孩子從小很善良”、“曾經是那么陽光、懂事!”
寧寧坐在一旁安靜地聽著,抱在胸前的雙手漸漸放了下來。
相聚半小時后,到了午飯時間,父子同時站了起來,父親抱住兒子,拍著他的肩膀說:“要好好表現,多和管教民警交流。”寧寧則對父親說:“爸,回家路上注意安全!”
相關新聞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