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頂山市虹劍煤化有限公司爆破焦爐
重拳淘汰落后產能,此役涉及安鋼股份、豫光金鉛等多家上市公司,其技術升級與產業轉型的正能量正在釋放
核心提示
在“保增長”宏觀經濟背景之下,河南再掀淘汰落后產能風暴,其節點選擇尤顯智慧:經濟低谷期恰是產業升級與經濟結構調整的“窗口”。
5月23日,河南省淘汰落后產能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對外公告了2012年1號文。文件涉及河南煉鐵、煉鋼、焦炭、造紙等10余個產業,104家企業的部分工藝設備列入淘汰名單,其中涉及河南安鋼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安鋼股份)、河南豫光金鉛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豫光金鉛)、河南蓮花味精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蓮花味精)等多家上市公司。
這是近兩年來,河南省再施重拳大范圍大力度淘汰落后產能之舉。此時觀照河南淘汰落后產能這一宏大的產業退出舉措,人們能夠讀懂的信息包括,政府采取激勵產業退出的政策工具越發市場化、市場退出的產業正能量越加顯現等,不過,河南資源稟賦條件下的產業結構調整仍然任重道遠,還應該看到河南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的課題仍然艱澀。
再施重拳
河南共有14個行業230家企業列入年度淘汰計劃,其中有6個行業淘汰量占全國總任務的1/5以上,淘汰產能總數和企業數均列全國第一。
河南淘汰落后產能動作進一步加大,上市公司也進入淘汰落后產能之列。
“(豫光金鉛)這次列入淘汰落后產能之中的工藝設備,將被公司新工藝取代,新上工藝設備全都符合環保要求,符合產業政策要求。”5月28日,豫光金鉛一位人士向記者介紹。
豫光金鉛列入2012年淘汰落后產能企業名單中的工藝設備包括7.02立方米鼓風爐一臺、49平方米鋼性滑道燒結機1臺、配套SO2(二氧化硫)非穩態制酸生產線一條。
事實上,不只豫光金鉛,此次列入淘汰落后產能名單中的企業還涉及安鋼股份的“350立方米高爐5座,熱風爐15座”,蓮花味精“3.2萬噸味精生產線一條,7立方米結晶罐9個,200立方米發酵罐6個,20立方米種子罐3個,200立方米糖化罐6個,70立方米空壓機4臺等附屬設備106臺套”等。
記者觀察到,此次列入2012年淘汰落后產能公告中的企業共計104家,涉及煉鐵、煉鋼、焦炭、鐵合金、電解鋁、鉛冶煉、造紙、水泥、平板玻璃、制革、酒精、印染等17個產業。
“其中,2012年安排的年度淘汰產能包括煉鋼90萬噸、煉鐵110萬噸、焦炭185萬噸、水泥305萬噸、平板玻璃250萬噸、造紙112萬噸……”河南省工業和信息廳產業政策處副處長魏海洋向記者表示。
要知道,這一指標還是2010年、2011年河南大力實施淘汰落后產能之后的數據。2010年,是河南省大規模落實國家淘汰落后產能政策的開始。
這一年,河南共有14個行業230家企業列入年度淘汰計劃,其中有6個行業淘汰量占全國總任務的1/5以上,淘汰產能總數和企業數均列全國第一。其中淘汰量超全國總任務1/5的6個行業是:味精占全國總量的82.6%,酒精占68.9%,造紙占51.5%,電解鋁占30.7%,檸檬酸占29.4%,平板玻璃占20.5%。
省工業和信息化廳產業政策處處長姚中民介紹:“除了國家下達的淘汰目標之外,全省還自加壓力,追加淘汰產能涉及企業600余家,與國家下達目標涉及的230家企業一起,做到‘同標準、同公告、同時限、同督導、同考核’”,實現了“落后產能全部關停,相關工藝裝備拆除到位,關鍵落后設備就地拆毀”的淘汰目標。
到了2011年年底,河南省在煉鐵、有色金屬、制革行業等三個行業分別超額完成國家下達淘汰任務的308.7%、100.7%、1253.25%,與此同時,河南還額外淘汰印染2.18億米、化纖1.5萬噸、化工產能16萬噸。
淘汰方式演進
從以往的依法行政淘汰,到如今企業自愿淘汰,激勵性措施的推出,大大提高了淘汰落后產能的效率。
對于今年順利完成淘汰落后產能的目標,姚中民信心十足。
“下一周,我們就到各市去排查,到所公告的企業中去,到現場去,查看其所上報的淘汰工藝設備、
產能規模等指標數據。”姚中民向記者表示,“做到每家企業的淘汰工藝產能‘板上釘釘’。”
近兩年來,是河南省淘汰落后產能工作力度最大的時期,也是取得成績最大的時期。
據介紹,國家工信部下達河南省每年淘汰落后產能的指標,其程序是河南省根據國家工信部下達的淘汰目標任務,由省工信廳分解到各市,各市再分解到企業,由企業上報淘汰落后產能,然后,再由工信廳上報工信部審批。
從這一審批流程中可以看出,企業淘汰落后產能的目標任務是由企業自主決定的,也就是說,企業自愿淘汰自身落后產能。
“政策性激勵,是調動企業自愿參與淘汰落后產能工作的主因。”姚中民判斷。
據了解,參與淘汰落后產能的企業,河南省會根據企業淘汰落后產能的規模大小,以及國家下撥到河南的淘汰產能專項獎勵資金的“蛋糕”規模大小,給予一定的獎勵,包括安排退出產能后減少的職工生活補貼等。
來自省工信廳的數據顯示,2010年至2011年,全省兩年內共拿到國家淘汰落后產能獎勵資金達15億元以上。
“激勵性措施,大大提高了淘汰落后產能的效率,是提高淘汰落后產能很好的舉措。”政府采取“有形之手”調節市場收到了良好成效,這被相關人士認為是一個進步之舉。
要知道,在以往的淘汰落后產能工作中,依法行政成為政府強力推進淘汰落后產能的辦法。
比如,在2005年至2007年間,河南省開展了對小水泥、小冶金、小火電等產業的大規模淘汰落后產能退出市場行動,那時,“依法行政是政府淘汰落后產能的辦法,因為這些小企業,觸及了法律的紅線,比如環境保護法與產品質量法等。”
彼時,新鄉的小水泥、安陽的小冶金等,對環境的嚴重污染仍然無法從人們的記憶中揮去。
從依法行政到政策性激勵,短短幾年內,政府經濟管理手段的變遷,體現了遵循市場的內在規律之道。
淘汰所帶來的正能量
技術升級與產業轉型正成為淘汰落后產能為河南經濟發展釋放的正能量。
淘汰落后產能價值如何判斷?姚中民給出了清晰的答案。技術升級與產業轉型正成為淘汰落后產能為河南經濟發展釋放的正能量。
據介紹,近兩年內,河南省承接產業轉移項目投資高達6000億元以上,這一數據能夠落地,正是淘汰落后產能獲得的發展空間。因為淘汰落后產能,河南近兩年來獲得了大量的土地指標與節能排放指標,這正是承接產業轉移項目必須具備的硬約束指標。
“事實上,河南淘汰落后產能正為河南產業升級與產業結構轉型創造著產業空間與發展環境。”
從產業升級的角度看,自從2007年國家開始淘汰落后產能工作,河南省的這一工作一直走在前列。比如水泥產業,以前的立窯式生產技術全部淘汰后,現在全省水泥企業全部采取了新型的干法水泥生產工藝,這在全國都首屈一指。
再比如,電力產業,河南倡導“等量置換”的淘汰落后產能理念,采取了“上大壓小”的辦法,實現了全省電力產業的升級改造。還有電解鋁產業全部淘汰了自焙槽技術,上馬了先進的電解槽技術,不僅實現了技術升級,還實現了節能減排,電解鋁整體裝備工藝水平達到了國際領先水平。
豫光金鉛上述工作人員介紹:“我們這次淘汰的工藝設
備,將被先進的生產線取代。公司整體技術升級走的就是滾動發展的道路。”
河南實施部分產業淘汰落后產能工作,加速了企業淘汰落后產能的步伐。安鋼股份在產業升級上進行了大量投入,比如上馬中厚板等與國內大型鋼企相抗衡的產品線,但是,在其配置冶鐵生產系統上,卻未能實現整體性升級,這一次被列入淘汰范圍內的煉鐵配套生產設備,正是為了借此機會上馬更大規格的生產設備,實現了工藝對接。河南省鋼鐵工業協會專家尹漢標分析。
除了工藝升級之外,淘汰落后產能為河南產業轉型更提供了難得的機會。比如,在全省開展的小煤窯整合過程中,一部分資本從煤炭資源開采中轉型出來,進入到新興產業之中,這從眾多煤企老板轉型從事諸多服務行業中,就能夠看出。
“從近兩年來,河南在新興戰略產業投資高達五六千億的規模上,都可以看做是淘汰落后產能給產業轉型帶來的正效應。”
仍然艱澀的課題
對于產業結構以能源原材料產業為主導的河南來說,淘汰落后產能的形勢仍然嚴峻。
事實上,雖然政策性激勵為企業淘汰落后產能帶來動力,以及市場競爭給企業帶來的壓力,推動了企業參與淘汰落后產能的動能,但是,不能否認地方GDP情結給淘汰工作帶來的負面影響。
為此,河南省在推進淘汰落后產能工作上不僅建立了嚴格的淘汰目標管理機制,淘汰落后產能激勵機制等,還落實了控制落后產能準入機制、限制落后產能生產機制等,把好淘汰落后產能的“出口”與“進口”,實現淘汰落后產能目標按計劃落實。
可是,對于產業結構以能源原材料產業為主導的河南來說,淘汰落后產能的任務尤其顯得繁重。不過,河南省在經濟發展上“取舍”之間展現出高遠的洞察力。“寧可犧牲一些GDP,也要堅決淘汰落后產能,堅決治理環境污染”的政府態度,給河南推進淘汰落后產能工作帶來了莫大動力。這與河南把淘汰落后產能作為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的經濟轉型之舉有關。
不過,目前,河南淘汰落后產能的形勢仍然嚴峻,任務依然很重。
記者在一份《河南省“十二五”工業行業淘汰落后產能目標計劃》中看到,一直到2014年,河南在煉鋼、煉鐵、焦炭、水泥、平板玻璃等產業內仍然有較大的淘汰目標任務。
“事實上,河南省的‘十二五’淘汰落后產能的規劃還僅是按照國家規劃的產業范圍來圈定,在此之外,還有不少未必列入淘汰范圍的產業需要升級改造。”
不過,“站在河南看河南”,河南在淘汰落后產能工作上的立場,不與東西部省市比工業結構,但是,河南也不會因為淘汰落后產能工作放棄自身的產業優勢。“不能把河南的傳統工業優勢淘汰掉,要引進新工藝新技術改造提升我們的優勢。”河南省政府的態度清晰明了。
比如河南重工業中支柱產業電解鋁在全國技術優勢明顯,但是,由于河南的電價高,削弱了河南電解鋁的競爭優勢,但是,“我們要扶持,不能讓這一產業倒下。”(首席記者 李傳金 文圖)
相關新聞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