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G無線上網卡受到不少消費者的青睞
3G無線上網卡資費陷阱調查【下】
資費越“劃算”,越是不靠譜
去正規營業廳購買網卡,才安全可靠,服務到位
□策劃 特稿部 □執行 記者 何暉 文 閆化莊 圖
閱讀提示
一周前,一名通信業內部人士向記者自揭內幕稱,是代理商和零售商在相互勾結為消費者挖掘資費陷阱。那么,他們如何欺騙得逞?本地卡和異地卡的價差有多大?異地上網卡存有哪些隱患?消費者該怎樣防范?
據中國聯通某分公司內部員工說,各地聯通都可以自主制定資費套餐,有些套餐數據流量多并且相對便宜,自然會被代理商“盯”上。
一周前,一名通信業內部人士向記者自揭內幕稱,是代理商和零售商在相互勾結為消費者挖掘資費陷阱。
該報料人說,代理商從中漁利一是通過大量批卡并激活以換取運營商的返利,二是通過異地銷售來彌補激活帶來的損失。前者一般只有代理商在做,而后者,代理商和零售商都在干。
以黃國航“丟費”和齊曉東“停卡”為例,報料人透露,黃國航的“短命卡”應該是遭遇了卡被提前激活,而齊曉東的廣西卡則完全有可能是陷入了“被補卡”。
過早激活的卡使用期限會縮短,而被停掉的卡通過續費、補卡的方式則會變成“新卡”重新流入市場,其中贈送的優惠會被拆開再次變賣。
他們的“玩法”是,代理商用自己的身份證或借用、租用甚至根本就是假的身份證一次性批出500~3000張無線網卡,同批激活后再分銷給零售商,由零售商通過或店鋪或柜臺等營銷方式賣給客戶。
其中贈送的流量,代理商是自己“獨吞”還是告知零售商后與之“分享”,全憑兩者關系。“代理商會隨時監測,待客戶使用一定時間后,代理商會將其中的部分網卡重新補卡再銷售,而被補這部分客戶的卡也便成了廢卡。”該報料人說。
無論是本地卡銷往省外還是異地卡進入河南,這些無線網卡都沒有合法身份。
由于異地3G卡來源復雜,銷售渠道多樣,究竟有多少僅僅被激活的3G假用戶,目前根本無法統計。
事實上,真正的實名制只在運營商和代理商之間存在。
“黑戶”網卡害了消費者
由于異地3G卡來源復雜,銷售渠道多樣,究竟有多少僅僅被激活的3G假用戶,目前根本無法統計。
實名成空
3G上網套餐只有運營商能提供,關于資費收取,有的是拿錢買時間,一年多少錢;有的是余額制,以流量算,用流量扣錢;還有的正規資費也是流量制。
事實上,無論是按時間收費,還是按流量收費,沒有哪家的3G上網資費是不限時不限量的。
讓我們看看經銷商是如何欺瞞消費者的——
“我們在介紹一家運營商套餐時會說,其3G上網速度是最快的,按流量收費,不限制上網時間,但決不會告訴你這款套餐其實真的很貴。以1200元套餐為例,根據使用范圍分省內和省外,省內用3G流量扣套餐費80元,6G流量扣套餐費150元,全國用1G流量扣套餐費80元,3G流量扣套餐費150元,10G扣300元。你對1個G流量有概念嗎?試試在線看《阿凡達》高清版的,要用流量1.3G,《變形金剛》1.1G。這些我們都不會明著告訴你,于是就有客戶買了1200元的上網資費,結果不到兩個星期就用完了。”
“我們推薦另一家運營商套餐時,會說信號好,去農村都可以用,速度快,便宜又穩定,省內每月100個小時,省外5個小時,但一般不會告訴你這種卡還有10小時本地時長(一年合計價值780元),正常套餐都能使用13個自然月,每個月在使用時間內有20G的流量限制,超出20G后計費很貴并且會隨時斷網。”
“還有的運營商壓根兒就沒有在市場上宣傳和授權銷售正規的3G上網資費,但我們會告訴你其3G上網不限時不限量,其實你只要撥打客服電話一問就清楚了,但還是會有很多人被所謂‘雙不限’誘惑,出了問題才知道打電話求證,得到的答復一定是:該公司從來沒有這種套餐,也沒有授權給任何一家代理商。”
“憑良心講,客戶不能貪圖便宜聽信蠱惑,還是應該到正規的營業廳去購買無線上網卡,雖然價格上貴了點,但安全可靠,售后服務也周到。”這位經銷商說。
“客戶應該到正規的營業廳去購買無線上網卡,雖然價格上貴了點,但安全可靠,售后服務也周到。”這位經銷商說。
相關新聞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