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零售商不向客戶開具發票,一般只提供“出庫單”。
記者深入調查,揭開代理商與零售商聯手欺騙消費者內幕
□策劃 特稿部 □執行 記者 何暉 文 閆化莊 圖
閱讀提示
“對不起,您所說的套餐我們去年已經下線,您購買的可能是‘轉讓卡’,我們無法查詢……”“對不起,您的卡號不存在,系統沒有您的信息……”近來,記者頻繁接到對此類3G無線上網卡的投訴。而隨著調查的深入,一個專業性更強,操作更隱秘,甚至有個別代理商與相當數量零售商相互勾結欺騙消費者的內幕逐漸揭開——
【短命套餐】
運營商客服回應“查無此卡”
卡“死”后他才知道,這張上網卡既沒有密碼,卡主姓名也不是他本人,不能查詢也不能續費。
“對不起,您所說的套餐我們去年已經下線,您購買的可能是‘轉讓卡’,我們無法查詢,您可以到當地營業廳查詢……對不起,我們這里沒有添加營業廳查詢電話……”
多次求助無果后,黃國航(化名)徹底崩潰。
他手中一張商務套餐隨e行無線網卡在用了10個月后突然變成了 “死卡”。
卡“死”后他才知道,這張上網卡既沒有密碼,卡主姓名也不是他本人,不能查詢也不能續費。
黃國航供職于鄭州一家廣告公司,去年6月份,他以950元的價格在鄭州科技市場購買了一張移動無線上網年卡,該卡以147380開頭,號稱在全省范圍內可“不限時長”、“不限流量”(即無限卡)。他購買時,零售商稱該年卡贈送三個月網費,他實際上可以使用15個月。零售商以發票用完了為由只向他開具了一張出庫單。
不料,黃國航剛用了10個月就不能再上網,再找零售商時發現柜臺已經轉租。
于是,他開始撥打10086求助,客服回復系統查不到這張卡的信息。
黃國航從10086客服那里得知:此卡歸屬地在安陽。而安陽客服的答復是,這種資費套餐已經下線,系統無法查詢該卡信息。黃國航很奇怪:已經下線的網卡怎么還能在市場上出售?歸屬地在安陽因何能在全省使用?
安陽客服答復,黃國航買到的應該是“轉讓卡”。安陽客服承認此種套餐應該只在安陽境內有效,但她并不解釋為什么能在全省使用。
因黃國航無法提供密碼,安陽客服建議他到安陽營業廳查詢,但安陽客服稱無法提供營業廳咨詢電話,理由是“系統沒有添加”。
【聯手騙錢】
代理商、零售商各有所圖
零售商靠的就是“吃資費”,而代理商看中的則是運營商的“返利”。
黃國航的遭遇是河南某高校學生齊曉東(化名)的“翻版”。只不過,安陽變成了廣西,移動變成了聯通。
去年4月,也是在鄭州科技市場,齊曉東購買了一張聯通3G上網卡,因為聯通是余額制消費,齊曉東預存網費用完后續繳費時卻被告知,系統內查詢不到他的卡片資料。
他持有的卡片歸屬地在廣西,無法在鄭州營業廳繳費。他被聯通公司的10010客服告知:不是在本地營業廳購買的網卡,系統內無法顯示其信息。
黃國航和齊曉東的遭遇均非個案。
在河南聯通營業廳工作人員那里,此類網卡被統稱為“竄卡”,“竄卡”在正規的營業廳根本買不到,之所以能在流動市場上有一席之地,零售商靠的就是“吃資費”,而代理商看中的則是運營商的“返利”。
“黃國航原本被承諾的15個月資費事實上是存在的,之所以用了10個月就被‘停’,原因是代理商或零售商在客戶購買前就已經將此卡激活,使客戶的實際使用期限縮短。” 一位不愿具名的通信行業網絡工程師給出了這樣的答案。
通信業一位資深人士告訴記者,運營商對代理商每月都有開卡指標,代理商一個月開了多少張卡必須在當月銷完。否則,既拿不到運營商的返利,還會造成資金積壓。
“代理商一般都會把沒賣出去的網卡自己激活,而客戶并不知道內情。代理商拿到的返利遠遠超過激活所帶來的虧損。而自己激活的那些卡如果贈送的數據流量多,則可以直接當做上網卡到外地去低價銷售,有的甚至將贈送的數據單獨分開銷售,賺取高額利潤。‘無限卡’給代理商帶來的利潤更豐厚,黃國航使用的歸屬地為安陽的此類上網卡,早些年批價只有400元還贈送3個月網費,如今代理商需要實際打款850元才能拿到。”5月3日,一個經銷商告訴記者。
相關新聞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