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州正在建設中的經適房小區(qū)青秀佳苑。5月3日,共有14人申購該小區(qū)房子。攝影 新京報記者 劉一丁
鄭州尚東花園小區(qū),只有一趟公交車通往市區(qū)。
鄭州紅河瀛園小區(qū)底商,尚未有商戶入駐。
登記首日九成棄購;位置偏、基礎設施欠缺,經適房爆冷各地時有發(fā)生;保障房規(guī)劃布局待改善
正在進行中的鄭州經適房輪候登記,開場便遇冷,第一天有九成申請者放棄。價格因素外,地段偏遠、配套設施不全,是棄購的重要原因。
經適房等保障性住房位置偏遠,非鄭州特有。在全國一些地方,偏遠,是保障房難避開的一個話題。同時,配套服務設施嚴重“欠債”和滯后,給居住者的生活質量帶來影響。
保障房規(guī)劃布局問題已引起相關部門重視。住建部部長姜偉新去年11月向全國人大常委會作報告時指出,地方保障性住房規(guī)劃布局有待改善。
河南日前出臺政策,對于位置偏遠、缺少基礎配套設施的項目,不立項不審批,已建成小區(qū)“不達標”的要整改。
5月3日至5月6日,鄭州市第三期經適房輪候供應開始。
一個月前,鄭州市住房保障和房地產管理局剛剛發(fā)布了鄭州經適房適時退出提上日程的信息,這意味著,能選擇的經適房會越來越少。
但5月3日這一天的現(xiàn)場并未出現(xiàn)熱銷,而是爆冷,甚至可以說遇“極寒”。
此次共有9個項目、4002套房源供選購。根據統(tǒng)計,在選房第一天,650名申請者僅有64人登記選房。九成的人放棄了機會。
當天,這些經適房中,聯(lián)合花園171套房,報名人數(shù)為0;同匯花園一期和紫東河二期均只有1人;中州花園和豫景園各8人報名;同匯花園二期13人;青秀佳苑14人。珠江榮景房源最多,1273套,第一天只有兩個人報名。報名人數(shù)最多的項目為通和盛世,70套房源,第一天報名20人。
次日鄭州市住房保障和房地產管理局官網發(fā)布公告,將登記日期延長至5月9日。
大河報做的網絡調查顯示,57.7%的受訪者認為房價超出申請者承受范圍(均價2700元/平方米),24.2%的受訪者認為,部分經適房項目地段偏遠,不方便,10.4%的受訪者認為部分經適房項目學校、醫(yī)院等配套跟不上。
“他們建的房子都在‘喜馬拉雅山’上。”今年全國兩會期間,全國政協(xié)委員、河南省工商聯(lián)副主席王超斌對媒體說到鄭州保障房時,對于保障房選址普遍偏遠,頗為憂慮。
相關新聞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