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 李世頂 文圖
市場遇冷
五一期間高端家居市場的“陰冷”與低迷表明,樓市寒冬的“暈輪效應”正逐步顯現。
“今年成交的單子格外的少,尤其是在4月份最為寒磣,單店只成功出售2單,別說完成銷售任務了,就連吃飯都快成問題了。”5月1日,商都路某賣場二樓一高端家居品牌的店長還沒有提起銷售業績,已是一肚子苦水了。
讓她倍感納悶的是,不論是3·15期間,也不論是正在進行的五一小長假,賣場和各大品牌如何做促銷活動,忽然間都不如以往受用了,吸引不到人不說,即便有零散的消費者進店,也是打探者居多,真正出手購買的少之又少。
記者了解到,在剛剛過去的五一活動之中,鄭州各大家居賣場都進行了形式不同的促銷活動,讓利幅度也十分誘人,比如紅星美凱龍開出了:活動期間憑卡買家具、建材,在成交價基礎上可享受到抵現金大于5%的折讓力度。
但效果并不明顯,依舊呈現出了“旺季不旺”的低迷局面。“五一小長假的客流量略好于周末,但跟往年比,完全可以說是差遠了。”歐凱龍金水店的一工作人員如是表示。
高端家居品牌店亦是如此。多數時間內,店內的服務人員多于前來問詢的消費者。記者隨機問了幾位剛剛走出品牌店的顧客,他們普遍表示,對各項優惠并不十分感興趣,只是來賣場看看,暫時并無強烈的購買欲望,除非遇到特別中意的,遺憾的是此類產品是少之又少。
對于高端家居市場的冷清遭遇,超舒適的河南總經理張嘯深有感觸。她說,自去年以來,以往絡繹不絕的顧客少了,隨之而來的訂單也少了許多。
而另一方面,由于人力資源成本居高不下、物流成本、品牌店面的租金以及原材料成本也在一路攀升,這使得高端家具的區域運營商感到壓力很大,甚至有一部分有了“退出戰場”的打算。
張嘯認為,一般而言,高端家具市場的冷清與民眾的消費力下降有著直接關系,但是此起彼伏的奢侈品品牌的搶先進入鄭州,似乎佐證著中原的消費力不但沒有下降,反而有所提升。這讓她有點看不懂。
事實上,在國家出臺了一系列房地產調控政策之后,房地產市場陷入了長期的低迷時期,至今也很難說已經走了出來,對包括高端家具在內的家居市場帶來的暈輪效應已經凸顯,這加劇了市場的低迷。
但是,不可否認的是,在“達芬奇事件”之后,在諸多消費者心中的高端家居神話也正逐漸走下神壇,這造成了部分消費者不愿意當“錢多、人傻”的冤大頭,即便有需求,也選擇了觀望態度,謹慎出手。
的確,如今,隨便逛逛家居賣場,就能看到一個個以英文、意大利文搭配中文作為標志的家居品牌,這些品牌大多自稱是來自于美國、德國、意大利等國家的進口品牌,然而,到底孰真孰假,消費者卻并不明晰。
相關新聞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