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政府,包括衛生、質監等部門必須回答公眾,這些不法企業的合格證書和許可證書是怎么拿到的?”
“未來更需警惕食藥用明膠勾兌工業明膠的造假手段。”
曾經是中世紀貴族盤中的奢侈品,曾經是拿破侖極力開發的軍隊蛋白質來源,曾經讓人們吃藥不再皺眉,讓膠卷相機得以走入尋常家庭,明膠,這一功績卓著的物質,卻成了中國食品藥品安全領域揮之不去,不時現身的幽靈。
(CFP/圖)
2012年4月15日,央視報道,河北阜城縣一些明膠企業把皮革廢料熬成的工業明膠,賣給藥用膠囊生產企業,由此流入修正藥業、通化金馬等9家藥企,送檢的13種藥物被檢出鉻含量嚴重超標。
事實上,工業明膠早已屢現食品藥品。2012年2月,天津水產市場上就查處了大量被注射了明膠的“注膠蝦”。2009年,工業明膠甚至化身為皮革水解物,混入浙江金華一家乳制品企業的產品。
四川一家明膠企業負責人告訴南方周末記者,最近該省藥檢所內抽檢的明膠產品“堆得像山一樣”,在抽檢結果公布前,包括外資企業在內,一律暫停銷售。
新一輪針對明膠行業的“運動式執法”正在全國展開,能否狙擊工業明膠進入食品、藥用等危害人體健康的領域,這一切有待觀察。
問毒膠囊有多毒?
2012年4月19日,國家藥監局藥品評價中心專家孫忠實在做客人民網強國論壇時稱,“一天吃六個膠囊,并沒有吃掉多少鉻。所以,要冷靜,不要把膠囊鉻超標說成是很大的危害”。該人士后來進一步解釋稱,此次超標的膠囊上,每個含大約1微克鉻,一天吃6個,就等于吃6微克,而自己多年服用的善存片,每片就有50微克的鉻。
中國農業大學食品科學與營養工程學院副教授朱毅指出,三價鉻的確基本無害,1999年甚至還有一項專利,把皮革中的三價鉻提取出來給缺鉻的人服用。“當然,臨床上沒有發現任何人因為缺乏三價鉻而導致疾病,根本不需要專門去補充。”
但更值得注意的是,六價鉻離子的危害。朱毅說,如果把工業明膠當做食用明膠來用,要提防六價鉻離子的危害,長期過量暴露就會有致癌風險。
國際食品包裝協會秘書長董金獅則指出,工業明膠中含有六價鉻,對肝、腎等內臟器官易造成損傷,在人體內蓄積具有致癌性,此外工業明膠中的鉛鎘錳砷等有害物質也需要警惕。
2009年,衛生部發布了食品生產中禁止添加的非食用物質黑名單,工業明膠名列其中。衛生部衛生監督局食品安全標準處處長張旭東在接受南方周末記者采訪時強調,凡是違規使用都屬于違法行為。
相關新聞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