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權改革后,林業發展急轉直上,這也為浙商投資林業創造了極好的政策環境。 (CFP/圖)
“股市不穩定、樓市在下降,只有林地里的樹木投資,搬也搬不走。”現在,這些市場嗅覺敏銳的浙商正在尋找新的投資寶地——林業投資。
棄“工”從“林”
在從事機電、房地產生意二十八年后,溫州商人涂良華正轉身進入林業市場。自競得10551畝國有商品林林地林木50年的使用權后,云南西盟縣的這塊山地已讓他成為溫州商人中新的傳奇。
與緬甸為鄰的這塊土地上,無疑有著吸引他的巨大市場價值:可供年開采4000方的林木輪伐指標,多以西南樺、柚木等優質高檔木材樹種為主,接近熱帶的林地上,更適合各種經濟作物種植。
“房地產利潤太低,機電行業這兩年也不景氣。”現為云南安得利農林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長的涂良華說,進軍林業,無疑是不錯的選擇——2011年11月,他用一千多萬元競得了這塊土地。
接下來則是更大的手筆——5年之內他將計劃投資1.5億元,種植鐵皮石斛等名貴中藥材。“現在才剛剛起步,我們看好未來的市場。”涂良華說。
在溫州,看好林業投資的并非涂良華一人。
低壓電器大佬,人稱“豹哥”的鄭元豹看好的是紅豆杉。2011年,他旗下的人民電器集團首期投入2000萬元,從南方地區和加拿大引進曼地亞紅豆杉共200萬株。種植的林地正是溫州樂清牛鼻洞村的兩千多畝荒山,租期50年。
正泰集團同樣對進軍林業充滿信心。華東林業產權交易所副總經理徐禺鋒告訴南方周末記者,前段時間正泰集團委托他們做評估,購買了浙江安吉一塊林地。
服裝企業也打起了林地的主意。從事服裝生產的森馬集團此前便租賃了甌海澤雅龍頭村的200畝林地20年的使用權,大規模種植甌柑,并注冊商標開發后續產品。
而浙江華野景觀綠化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浙江華野)董事長帥新武的野心則更大。在2010年12月全資收購華野綠化后,他正大規模地擴大自有林地的規模,醞釀將其打包上市。
目前,該公司在江西、云南、重慶、福建、山東等業已啟動林權改革的省份都建立了各自的基地,“基本上都是千畝起步”。之前浙江華野投資一個多億建的11個苗場,現在市場評估價值已超過2億元。
在帥新武的思路中,苗木必須與景觀綠化鏈接,才會有爆發力。景觀林的好處顯而易見,它兩年就能長成。“如果是懂行的人管理、品種組合好、時效性考慮好,每兩年的正常投資收益,都會在50%以上,這比普通工業企業高得多。”
“搬也搬不走的投資”
“過去工商企業盈利能力強,很少有人關注農林業。但近來隨著利潤率的下降,許多企業正開始關注林業。”華東林業產權交易所副總經理徐禺鋒說,林權投資正以每年30%的速度遞增。
“很多有識之士把它當成是二十年前的房產。”徐禺鋒說。受過去定價過低等影響,現在林權的溢價正變得異常迅猛。以交易所處理過的兩塊浙江林地為例,從2010年到2011年年中,浙江江山市的一塊林地拍賣時漲了50%,而遂昌縣的一塊林地,交易時竟翻了一倍半。
嗅覺敏銳的溫州人無疑是最早發現其投資價值的那一批人。“交易所剛開張,第一波客人全是溫州人,他們拎著錢就說要跟我們合作,要我們介紹林地客戶。”徐禺鋒說。考慮到溫州資本投機成分太重,太擾亂市場,他們最終予以拒絕。
不過,面對兇猛的溫州民間資本,無人愿意永遠拒絕。2011年10月15日,華東林業產權交易所還是和麗水市林業局聯合主辦了麗水市生態林業(林權流轉)投資項目溫州招商推介會,依然向龐大的溫州民間資本拋去了橄欖枝。
相關新聞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