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次衛星發射是朝鮮第三次嘗試將本國自主開發研制的人造衛星送入太空。從20世紀80年代起,朝鮮即開始研究用運載火箭發射衛星
文/《瞭望》新聞周刊駐平壤記者
杜白羽張利姬新龍
朝中社4月13日發布簡短消息,當天7時38分55秒(北京時間6時38分55秒),“光明星3號”衛星從位于平安北道鐵山郡的西海衛星發射場升空,但這顆地球觀測衛星沒有進入預定軌道。
報道說,朝鮮科學家、技術人員和專家正在研究衛星發射失敗的原因。
按朝鮮官方原先公布的計劃,朝方定于4月12日至16日由“銀河3號”運載火箭把“光明星3號”衛星送入軌道。
殘骸墜海
4月13日,日本防衛大臣田中直紀說,朝鮮當天發射的飛行物飛行1分鐘后在海上墜落,對日本領域沒有任何影響。
美國北美防空司令部和北方司令部也發表聯合聲明。聲明說,初步分析顯示第一級推進裝置在韓國首都首爾以西大約165公里處墜入大海,其余部分解體,沒有殘骸落到陸地上。
韓國國防部官員13日說,朝鮮當天發射的火箭在升空后不久爆炸,碎片落入朝鮮半島西部海域。韓國海軍已經確認諸多火箭殘骸墜入大海的位置,正在展開集中搜索,并“已發現了幾件漂浮物”。
韓國國防部發言人金珉奭在當天下午的記者會上說,火箭當天從朝鮮平安北道鐵山郡西海發射場升空二三十秒后,韓國“世宗大王”艦就探知了相關情況。火箭在空中發生了多次爆炸和解體,殘片墜入了韓國平澤-群山以西100公里至150公里的寬闊海域,艦載雷達清晰地記錄了火箭爆炸后飛行的軌跡。
韓國國防部政策企劃官申元植在記者會上說,韓國海軍正在殘骸墜落海域展開搜索工作。國防部新聞辦公室官員說:“由于火箭殘片墜海的坐標已經確認,可以在最小的范圍內展開搜索。”
各方反應
韓國、日本和美國等在朝鮮發射衛星后紛紛作出反應,稱朝鮮此舉“違反了聯合國安理會相關決議”。韓國、日本和美國政府此前一直反對朝鮮發射火箭。
韓國總統李明博13日上午召集國務總理和外交、國防、統一等主要政府部門負責人舉行緊急會議,商議了朝鮮發射火箭的對策。韓國外交通商部長官金星煥在會議期間發表政府聲明,稱朝鮮利用彈道導彈技術進行發射明確違反了聯合國安理會禁止朝鮮從事發射活動的1874號決議。聲明表示,韓國將與國際社會合作應對相關事態。
美國白宮發表聲明說:“盡管朝鮮發射導彈的嘗試失敗,但是它的挑釁行為威脅了地區安全,并且違反了國際法和它自己最近作出的承諾。”聲明說,美國保持警覺,并完全信守對于該地區盟友的安全承諾。聲明還表示,奧巴馬總統已經明確表示,他準備同朝鮮進行建設性接觸。但他同時堅持朝鮮必須履行其承諾,遵守其國際義務,并且以和平方式同鄰國打交道。
日本政府13日上午召開了兩次安全保障會議。日本內閣官房長官藤村修在當天舉行的記者招待會上表示,盡管有關國家強烈敦促朝鮮不要發射,但朝鮮執意強行進行發射,這是有損于地區和平與穩定的嚴重挑釁行為,違反了聯合國決議和《日朝平壤宣言》。“日本不能容忍朝鮮的發射行為,對朝鮮提出嚴正抗議。”
他說,日本強烈要求朝鮮完全履行聯合國安理會決議,并在解決核、導彈等問題上采取具體行動。日本政府今后將繼續收集、調查朝鮮發射衛星的情況,加強與美國、韓國、中國和俄羅斯的合作,密切關注發射失敗將對朝鮮內政產生的影響。
聯合國安理會本月輪值主席、美國常駐聯合國代表賴斯13日說,安理會當天就朝鮮發射衛星進行了閉門磋商,安理會理事國對朝鮮的發射舉動表示痛惜。
俄羅斯外長拉夫羅夫13日在華盛頓參加八國集團外長會議后返回莫斯科的途中表示,聯合國安理會此前呼吁朝鮮不要發射遠程火箭,這是聯合國安理會的決議,是朝核問題六方會談成員國的共同立場,于12日閉幕的八國集團外長會議發表的主席聲明也持這樣的立場。
中國外交部發言人劉為民13日在例行記者會上表示,維護朝鮮半島和東北亞地區和平穩定符合有關各方共同利益,是有關各方共同責任。“中方強調,維護半島和東北亞地區和平穩定符合有關各方共同利益,是有關各方共同責任,希望有關各方著眼大局和長遠,保持冷靜克制,為妥善解決當前事態共同作出努力。”他說,在當前形勢下,中方將繼續與各方保持溝通協調,共同為維護地區和平與穩定作出努力。
第三次嘗試
本次衛星發射是朝鮮第三次嘗試將本國自主開發研制的人造衛星送入太空。從20世紀80年代起,朝鮮即開始研究用運載火箭發射衛星。
1998年8月31日,朝鮮在舞水端里發射場用一枚多級運載火箭發射了首顆人造地球衛星“光明星1號”。朝鮮宣布,衛星發射成功并已進入軌道運行。美國、韓國隨后確認朝鮮發射的是一顆人造衛星,但認為這顆衛星沒有進入軌道。
2009年4月5日,朝鮮在東海衛星發射場利用“銀河2號”三級運載火箭成功發射“光明星2號”試驗通信衛星。衛星搭載了必要的測試設備和通信設備。韓國國防部當天說,發射物沒有進入預定軌道。美國軍方認為,朝鮮當天發射的是導彈,且已墜入海中。但俄羅斯確認朝鮮當天發射的是近地軌道人造衛星的事實。
相關新聞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