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三屆金球獎和一屆奧斯卡金像獎得主,克魯尼身兼演員、導演、編劇和制片人等多重身份。如今,作為人權和政治活動家,克魯尼的表現同樣活躍。 (CFP/圖)
從反戰、反饑餓到人權議題,從國內政治到全球外交,好萊塢的影星們正在展現出前所未有的政治抱負和影響力。
影帝和影后們怎樣參與著美國政治,又能否照亮“被世界遺忘的角落”?喬治·克魯尼正在走上一條施瓦辛格的道路嗎?
玩跑車、坐游艇或者開私人飛機的明星們都“弱爆”了。喬治·克魯尼(George Clooney)玩的是人造衛星。他還有專門的團隊坐在波士頓的工作室里監控遙遠的非洲大陸,利用太空中傳回的影像數清楚有多少輛坦克在異動。
2010年12月,克魯尼創建的非政府組織(NGO)出資70萬美元與另一個NGO“適可而止”(Enough)合作,啟動了“衛星哨兵項目”。克魯尼戲稱這個項目是“監視屠殺的狗仔隊”,他希望監測結果能讓海牙國際法庭采信,并在聯合國安理會引起關注。
“在蘇丹獲得和平前,他是不會罷休的。”約翰·普倫德加斯特(John Prendergast),“適可而止”的創始人告訴南方周末記者。
但人們都知道,很快,在2012年3月16日的示威活動中,克魯尼被捕了。
“被捕都那么帥!”
“衛星哨兵”項目的想法來自克魯尼和普倫德加斯特,那時是2010年10月,他們正在蘇丹進行訪問。負責實現這一構想的“適可而止”媒體負責人約翰·赫特森告訴南方周末,“衛星哨兵”是全球第一個人道主義災難的預警機制。
數字環球公司的衛星在經過蘇丹地區上空時會對地面進行偵測并捕捉圖片;圖片隨后傳到“哈佛大學人道主義行動”小組(Harvard Humanitarian Initiative),由熱心的志愿者進行分析處理并生成報告;最后,報告被提交給美國和國際政治決策者,重要信息還會同時向媒體披露,上傳至社交網絡,甚至直接通報給蘇丹當地可能受到武裝侵擾的人民。
普倫德加斯特堅信,“名人的星光可以照亮這些被世界遺忘的角落”。2012年3月16日清晨,克魯尼和他的父親尼克·克魯尼、參議員吉姆·麥戈文以及民權運動領袖馬丁·路德·金的兒子一起在蘇丹大使館門口示威。
克魯尼穿著深藍色小立領絨面外套搭白色襯衫,褲子則是普通的藍色牛仔褲。他帶著標準好萊塢式的微笑和正義感對媒體和支持者喊話:“今天我們只提兩個要求,非常簡單:第一,我們要求蘇丹政府馬上放行人道主義援助物資進入蘇丹;第二,我們要求蘇丹政府立即停止隨意屠殺自己的人民!”30分鐘后,由于不顧警告,屢次沖越警戒線并拒絕離開蘇丹使館的私有領地,克魯尼一行被警察逮捕。
對此,很多影迷的第一反應是,“被捕都那么帥!”
在此3天之前,克魯尼和普倫德加斯特剛剛從蘇丹回到華盛頓。普倫德加斯特曾在克林頓總統時期任美國國家安全委員會非洲事務主任,在克魯尼六次訪問蘇丹的旅程中,三次都與他同行。“我們在戰區與難民攀談,盡量收集他們對戰爭的看法;然后我們到蘇丹首都,把情況傳達給決策者,讓他們尋找解決方案,”普倫德加斯特告訴南方周末記者。
2006年4月,克魯尼與自己的父親一起造訪蘇丹,并拍攝了紀錄片《達爾富爾之旅》。為了回報他和父親居住過的村莊,他們資助當地人掘井、蓋房,建設社區中心;但一年以后,饑餓的鄰村村民蜂擁而至爭搶資源,甚至引發流血沖突。這讓克魯尼意識到,幫助當地人必須非常小心,“不只是砸錢那么簡單”。
此后,克魯尼與布拉德·皮特、馬特·達蒙等明星成立了一個NGO,著力用名人效應增加美國民眾對全球人道主義危機的關注。
克魯尼也會利用自己的政治人脈來行動。在被捕以前數日,他享受的幾乎是國家元首待遇:他不但可以在美國參議院侃侃而談,還能在白宮與奧巴馬面對面交流蘇丹之行的體會,并在晚餐中與鄰座的美國第一夫人米歇爾親切聊天。
參議員鮑勃·柯克(Bob Corker)略帶醋意地對克魯尼說:“我們這些人都沒法像你吸引這么多注意!”
相關新聞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