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醫大一院血案嫌犯家屬 “還原”兩年六次求醫細節
“當時我和我爺爺來哈醫大看病。我感覺大夫好像是在麻煩我。之后感覺腦袋一熱,就把大夫給殺了。”哈醫大一院“3 23”血案發生一周之際,還有2個月才滿18歲的嫌犯李某南這么解釋為什么要刺殺醫生。
3月23日下午,黑龍江哈爾濱醫科大學附屬第一醫院,發生一起患者在醫院內刀捅醫生的惡性傷害事件,造成醫生王浩死亡、三人重傷。
李某南昨日接受新華社采訪時回憶,其此次就醫是為了打“類克”(一種治療藥劑名稱)。醫生說他有肺結核不能打,要求他先去胸科醫院做檢查。他將胸科醫院檢查結果拿回來給醫生看后,醫生覺得不行,不收他入院。“當時我非常生氣,我和爺爺大老遠來的,他們不理我,我挺恨大夫的。”李某南說,醫生不了解他的辛苦,自己一時沖動犯下大錯,“我不應該濫殺無辜。” 此前,哈爾濱市副市長、市公安局局長任銳忱曾稱,此次案件并非醫患糾紛,公安部門已將此案定性為偶發的治療案件,兇手屬于“激情殺人”。
是因誤解激情殺人還是真心不滿要發泄?李某南多次治病均由爺爺李祿陪著。從李祿對早報記者的描述中,或許可以看到李某南行兇的真正動因。
哈醫大一院門診部。
嫌犯李某南的爺爺和叔叔在自己房前。 早報記者 李云芳圖
“我對醫生肯定有誤解,但他們也不全對吧?”李某南在哈爾濱市南崗區看守所接受采訪時說,醫生確實給他解釋了不能打“類克”的原因。“但前兩個月我就在這兒治療,當時大夫給我開了兩個月的治肺結核的口服藥,吃完藥再來,結果這次來又不行了。”他說,醫生不了解他的辛苦。
“發病的時候我非常痛苦,腿部、膝蓋和胯骨都特別疼、腫,行動不便。”李某南說,他家離哈爾濱挺遠,家里條件也很困難,爺爺還患有胃癌,一次次做檢查加上人生地不熟等等因素,讓他和爺爺都非常辛苦。
據警方披露的信息,除3月23日行兇前在哈醫大一院就診這次,李某南還曾于2011年4月到哈醫大一院風濕免疫科住院治療強直性脊柱炎。
而早報記者從李某南爺爺李祿口中得知,李某南曾六次去哈醫大一院治病。從就醫到刺人,62歲的李祿是李某南人生軌跡轉變的見證人。
2010年9月 打完針“病情更重了”
2010年9月,李某南腿疼,李祿第一次帶孫子到哈醫大一院就醫。
李祿回憶說,當時掛的是骨外科,由副主任醫師祁全接診。片子拍完后,祁全認為可能與風濕有關。李祿隨后花25元掛了風濕免疫科的專家號,“專家號費貴,普診只要5元,掛了號,風濕免疫科主任張志毅連瞅一眼都沒瞅,說跟風濕沒關系,該上哪兒上哪兒。”
李祿又折回骨科,祁全認為李某南有雙腿滑膜炎,然后決定打封閉針,“打的啥藥記不清,在哈爾濱打了1針,后來回家打了6針。”但李祿認為,打完了封閉針,病情不但沒好轉,好像更嚴重了。
昨天,早報記者在哈醫大一院門診處找到了祁全。祁醫生說,“在門診一天要接診50個病人。”對李某南已沒有任何印象。他檢索了系統里的記錄,沒有找到李某南的門診記錄及住院記錄。祁全說,新門診數據軟件是2011年下半年才使用的。
相關新聞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