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頻道 > 深度 > 正文

                “物聯網”的味道 追蹤一只番茄的“前世今生”

                2012-03-26 10:04 來源:瞭望新聞周刊

                  使用物聯網技術后,能夠更為精準地把握蔬菜的需求,這也意味著有可能對蔬菜種植進行標準化管理

                  在江蘇無錫,本刊記者看到這樣一些西紅柿,它們的條形碼上帶有溯源系統。你只需登錄網站,輸入生產日期,一張西紅柿的“前世今生圖”就呈現在眼前,包括它們的生產地、種子來源、肥料、基地名稱、生產過程,甚至包括生產當天的溫度、濕度、“生身父母”農戶的名字,統統都可以清楚獲知。

                  2012年2月1日,中央一號文件發布,突出強調農業科技創新,把推進農業科技創新作為今年“三農”工作的重點。

                  當物聯網遭遇農業,當擁有西湖美景的江南也能種出來自苦寒之地的冬蟲夏草,這將演繹一場怎樣的農業科技傳奇?

                  本刊記者走訪無錫發現,農業物聯網技術,通過感知農作物的生長,正悄悄改變著依靠經驗播種的古老農耕方式;從田地到餐桌,食品安全測定均被“網羅”;甚至,連最后一公里農產品銷售的電子商務,也逃不過這張科技大網。

                  你一定要問,這樣的番茄,種起來有多貴?在無錫,本刊記者得到的答案是,智慧農業的貴與賤與技術有關,但更關乎商業模式,關乎“以人為本”的利益模式。

                  江蘇省首個物聯網農業示范區

                  3月10日,在江蘇省無錫市惠山區洛社鎮秦巷村,村民趙春梅正在播種番茄,本刊記者發現她家蔬菜大棚的外表和別處沒兩樣,內面卻是“別具洞天”——大棚頂部,菜地上方懸掛著一些儀器,這些設備組成了一套傳感系統,它們可以讀懂植物,并且通過無線發射,把信息傳送到軟件平臺,經過數字分析后,軟件傳出指令,田間那個灰色盒子就開始工作,進行自動澆水、施肥降溫等。管理員在辦公室里就可以通過探頭看到田地里的實時畫面。

                  “番茄不好種。”趙春梅告訴本刊記者,番茄種植對澆灌的要求很高,以往潛水灌溉,澆灌家里八畝地,需要一家三口齊上陣。由于控制不好水量,裂果的番茄占到三分之一,賣不出去很浪費,現在水量由“科技”掌控,一個人可以同時兼顧二十畝地的澆灌施肥降溫,裂果現象消失了,一年的收成比以前增加了三四萬元還多。

                  長期以來,蔬菜種植依靠的都是農民的經驗積累,然而,經驗也并不牢靠。以趙春梅家為例,2009年10月,20多畝的生菜苗,因營養劑調試值過了一點,一下子就損失了幾萬元;2010年二三月份,天氣忽冷忽熱,由于溫度沒掌握好,一夜之間幾十萬株的白菜種苗“全軍覆沒”,又損失好幾萬元。現在,她使用手機或電腦登錄系統后,可以實時查詢大棚內的各項環境參數、歷史溫濕度曲線等信息,及時監控生產。

                  趙春梅家的農田,是江蘇省第一個物聯網農業示范區300畝的一部分,也是無錫市天藍地綠發展有限公司和農戶合作的典型。開發這一軟件的無錫大來互動網絡有限公司的董事長錢建偉,指著田間一個神秘的灰色盒子告訴本刊記者,這個“感知箱”里有二氧化碳、環境溫濕度、土壤溫濕度、植物光照度的信息。“以往只知道土地干了要澆水,但是究竟澆多少合適是不知道的。”物聯網技術運用后,設定一個值,比如土壤濕度低于25%時,系統就會自動啟動灌溉,土壤濕度到45%~50%的時候,灌溉系統就自動關閉了,這樣,植物不僅可以享受正常的水分,還節約了水資源和人力成本。

                  “每一個植物的生產最佳狀態沒人知道,我們知道。”錢建偉說,有了這種感知,無錫種起了重慶的朝天椒,甚至極寒地的冬蟲夏草。錢建偉解釋其中的奧妙,說關鍵是找到了生長它的原產地,在原產地放一套感知設備,在無錫也放一套感知設備,有了數據就可以復制,送到數據服務器中,通過控制指令,使兩者的生長環境沒有太大差異。依此類推,只要廣泛采集植物生長數據,建立特征庫,就能實現大部分品種的跨地域種植。

                  天藍地綠發展有限公司總經理張曉峰告訴本刊記者,使用物聯網技術后,能夠更為精準地把握蔬菜的需求,這也意味著有可能對蔬菜種植進行標準化管理。他今年就在醞釀建立一個蔬菜生產的工時標準。這個標準可以準確地衡量出一萬斤蔬菜需要多久才能種植完成,需要耗費多少人工等成本,以進行更為高效的蔬菜種植。

                  農民是否負擔得起

                  對于大棚里的高科技傳感器、監控攝像頭的投入,農民是否負擔得起呢?

                  “首先是農民賺錢,然后再跟你分錢,而不是首先考慮賺農民的錢,否則,農民買個溫度計就可以了解到溫度濕度。”錢建偉算了一筆賬:該項目平均每畝比普通溫室多投入不到8000元,但蔬菜成活率同比提高了40%~60%,每畝有機肥使用量下降30%,人力成本下降50%,系統投產后一年就可收回成本。

                  農業物聯的貴與不貴,除了成本核算以外,對商業模式的探索也十分重要。

                  有專業人士認為,目前物聯網在農業方面的應用基本上都是一些示范工程,癥結就在于成本過高,而傳統農業所產生的經濟效益還不足以消化這個科技成本。

                  對此,錢建偉表示認同,“有些政府示范工程,架構簡單,一個項目幾十萬動輒上百萬,按照國際化標準來做。但是你走近農民家看,擁有這種標準鋼架大棚的又有多少?示范工程可以用,但是商用模式如何建立?”

                  本刊記者反問,隨著示范工程的規模化,技術成熟是否可以降低投入成本?

                  “這個看誰推,就算免費用,農民有時候不愿意用,他會覺得我干嗎用。”依托天藍地綠發展有限公司的包銷渠道,錢建偉向農民推廣這樣一套農業物聯網合作模式:先呈現清晰的投入產出比,多少時間收回成本,以解決農民值不值得投入的顧慮;但是在這一過程中,農民還是會考慮一個問題:還沒看到收益,讓我提前投入不行。錢建偉又想辦法,找農業金融擔保機構,或者找運營商,減輕一次性投入的負擔。

                  天藍地綠發展有限公司和農戶有兩種合作方式:一種是以高出菜販子收購價的10%,包銷經營,由農戶自投物聯網硬件設備;另一種方式是由天藍地綠發展有限公司投入設備,向農戶收購的菜價和菜販子的一樣,兩年后設備就歸農戶,軟件費用基本由大來互動網絡有限公司前期墊付。

                  經過一番精打細算,周邊200多戶農戶已經主動希望能和該農莊合作。

                  作為無錫首個物聯網技術應用于農業的商業項目開發者,大來互動網絡有限公司的前期軟件投入是300多萬元,且全部自籌。這也促使錢建偉不斷地降低應用成本:“3到10畝地,一個傳感器是夠用的,運營商誰的便宜我用誰的,其實不傳視頻,用2G就可以了,一個月20元,如果數據一小時采集一次,5元就夠了。”與大多國家示范工程給每個農戶家里裝網絡電腦不同的是,錢建偉告訴農戶,只要在手機上一次性下載生態農莊的軟件,所有的費用就是信息使用費。

                  “我們要向市場要錢,不是向市長要錢,可能開始苦點,但肯定能盈利。”作為參與無錫市農委“十二五”規劃的企業經營者,錢建偉在規劃建議中呼吁,要讓農民真正使用物聯網,政府應該對農民進行信息補貼,保證在網絡和應用層面進一步減少農民投入。

                  “這個商業模式不能只是政府來推動。”江蘇物聯網研究發展中心副主任王匯聯告訴本刊記者,現在大量的示范應用是不是有這個必要?真正的物聯網從需求角度講,只有有了剛性需求,你才有可能用政府這種助力的方式去推它一把。

                  “其實對物聯網來講,它有兩個必要的條件。一是要對已有的信息化基礎設施進行足夠的完善,二是對信息化要有一個理解。”王匯聯表示,政府應該推動的是網絡信息化設施的不足,而物聯網的應用模式應該由市場來引導。

                  追蹤一只番茄的“前世今生”

                  在剛剛過去的“3·15”活動中,食品安全問題被列為中國商業十大熱點問題之一。“問題食品”之多、涉及范圍之廣、造成惡果之重,以及法律法規的缺失,檢測及環保體系、監管追溯信息平臺不健全等問題,使公眾不得不面對“明天我們還能吃什么”的憂慮。如何找到有效的跟蹤、管理、追溯與評估方法以保證安全,是中國目前在食品安全問題上亟待解決的重要課題。

                  農業物聯這種標準化的管理,終于讓安全和品質不僅看得見,而且有了公信力。有了物聯網后,數據靠傳感器24小時不間斷地收集、分析,不僅經營者,消費者也可以自己“看菜”,放心地食用。

                  “農業信息化的各個生產環節陽光化了,各個生產過程就是可以追溯的。”錢建偉介紹,物聯網中的過程管控追溯系統是通過信息化的手段,對農產品質量安全進行“數字化管理”,為每一個番茄建立身份證制度,對試點市場的農作物產品實行條碼銷售,消費者可以依據追溯條碼,通過短信、互聯網、觸摸屏等方式查詢農作物產品的相關信息,從而實現知根溯源,放心消費。

                  本刊記者嘗試著輸入手中這只番茄的條碼代號,登錄天藍地綠網站查詢,一張耕種大棚的實時圖像就呈現在眼前,這只番茄的種子來源、農藥來源、“出生地”的環境濕度、溫度以及二氧化碳含量一應俱全。繼續輸入生產日期,一張在此期限前后近一周的數據呈現出來,詳細展示出這只番茄在種植過程中各個節點的真實數據指標。

                  知道了番茄的“前世今生”,嘗一口,“物聯網番茄”的味道有點甜。

                責編:安文靖
                0
                我要評論
                用戶名 注冊新用戶
                密碼 忘記密碼?

                專題推薦

                男神來襲,哪款才是你的菜?

                男神來襲,哪款才是你的菜?

                娛樂圈男神女神當道,個個生的個唇紅齒白傾國傾城...

                5月影市前瞻

                5月影市前瞻

                五月影市作為暑期檔頭一炮,其中隱藏著幾枚重磅炸彈等...

                主站蜘蛛池模板: 在线观看高嫁肉柳1一4集中文 | 蜜臀av性久久久久蜜臀aⅴ| 少妇AV射精精品蜜桃专区| 亚洲av无码欧洲av无码网站| 波多野结衣巨女教师6| 国产一卡2卡3卡4卡公司在线| 中文在线最新版天堂| 日韩精品无码人妻一区二区三区| 依依成人精品视频在线观看| 老司机深夜福利影院| 国产精品成人久久久久久久| 一本久久精品一区二区| 打臀缝打肿扒开夹姜| 亚洲一区二区观看播放| 欧美疯狂做受xxxxx高潮| 午夜大片免费完整在线看| 色噜噜狠狠狠狠色综合久不| 大学生美女特级毛片| 丰满白嫩大屁股ass| 日本边添边摸边做边爱的视频| 公在厨房对我猛烈进出视频| 蜜柚直播在线播放| 国产精品久久99| a级国产精品片在线观看| 性宝福精品导航| 久久精品中文闷骚内射| 最近中文字幕高清字幕8| 亚洲综合久久一本伊伊区| 男女性潮高清免费网站| 国产一区二区电影| 视频二区三区国产情侣在线| 国产精品亚洲精品日韩已满| a级成人毛片完整版| 女人是男人未来1分50秒| 久99频这里只精品23热视频| 日本三级韩国三级香港三的极不 | 高潮毛片无遮挡高清免费| 国产精品第7页| av在线亚洲欧洲日产一区二区| 天天躁夜夜躁狠狠躁2021| 中文字幕一区二区三区乱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