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25日,中國新聞周刊記者劉剛抵達坡貢鎮第八天,調查仍在繼續。以下是劉剛從坡貢鎮發回的報道:
貴州關嶺1·12槍案已過去整整12天。
貴州官方“經得起歷史考驗”的結論依舊不見蹤影。
結論公布之日,就像案情本身一樣撲朔迷離。
我相信貴州的政法高層。但我不希望看到的,正如我和朋友開玩笑所說,像華南虎照事件中的宣傳之道一樣,發布會放在虎年春節放假前一天。
大家都知道,1月17日,死者家屬從坡貢鎮政府領到2條人命換回的剩余64萬元。
正如大家看到的,領條上,協議上的“補償款”,已經改頭換面為“救濟款”。
官方的文字游戲背后到底裝著什么目的,我們不得而知,在我看來,郭濤似乎也并不在意這筆錢到底是叫“補償款”,還是“救濟款”。
郭濤更關心的是,槍擊案的性質:到底是暴力襲警走火致死,還是警察開槍打死人。
郭濤認為,性質的不同,將直接影響死者后代今后在族人面前的顏面,“誰愿意背負老爸是搶警察的槍被打死的罪名?!”
1月24日,夜里12點,我和郭濤通電話。我問郭濤,你什么學歷?郭濤說,小學。我再問郭濤,為什么你是家里的主心骨?郭濤說,我長期在外面跑,見的世面多些,有點經驗,以前也在家里幫著處理過一些大事,所以,大家相信我。
郭濤81年生人,長我2歲,這個沒讀過幾年書的80后,能說一口優于族人的普通話,他接受你的采訪,會一個字一個字地講述,就像在背誦課本一樣。所以,在整理采訪錄音時,我才發現,他給我講的,跟早兩天別的媒體采訪的,幾乎一個模子出來的。
出于職業的懷疑習慣,在死者家屬出乎一致講述中,你會去想,這些家屬是不是已經事先排練好了,就等記者來采訪他們的“目擊見聞”了。
郭濤聽出了我的疑問,他說,全村那么多郭家人,如果我要給你圓謊,為什么就只有幾個人站出來?事實是什么就是什么!我們錢也拿到了,有必要為了謊言這樣一直折騰下去嗎?
郭濤的痛苦還來自官方新的調查組。郭濤說,貴州省高檢組成的新的調查組到了坡貢,現場模擬還原了槍案過程,最重要的是,調查組在村里鎮里找了些人去詢問,但這些人大多曾與郭家有過節或摩擦,反倒是走訪者名單中郭姓家族沒有一個人。
我在想,在這樣涉及人命的刑事案件中,作為直系親屬的家屬,提供的證言,可以采信嗎?不過,我又想,事發至今,郭家已在無數媒體上發表出自己的聲音,現在即使再接受調查,回答也不會超出此前的報道,反而是那些沉默的大多數。從這個角度來看,過濾掉利益相關方,或許是找到真相的另一條路徑。
至少目前看來,郭濤和家屬在1月18日安順官方通稿中看不到關于槍擊案的性質。
他們擔心此事不了了之。所以,郭家給死者的墳墓搭起了石棉瓦,他們甚至已經在著手尋找可以冰凍尸體的冰柜。
郭濤說,家屬們已經準備好了隨時開棺再次驗尸,他們只要一個真相。
相關新聞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