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瞭望》新聞周刊記者年前在采訪中了解到,目前“撤銷街道辦事處”做法仍存很大爭議。“一站一居”、“一站多居”等社區治理模式收到一定成效,但尚需在未來實踐中進一步完善。
天津市南開區嘉陵北里社區居委會主任劉方說,街道辦事處就是一個“二傳手”,上級交派的任務最終還是要由社區來完成,街道辦事處就是開開會、打打電話,還擠占了不少資源,確實應該取消。
山西省晉中市安寧街道辦事處黨工委副書記王栓成則認為,撤銷街道辦事處后,直接由縣區對應管理那么多的社區,既管不了也管不好,將影響社區工作的穩定性。
南開大學社區建設研究中心主任唐忠新也認為,現在一些部門的分工和職能存在交叉,有利可圖的去爭搶,無利可圖則去推諉。在這種情況下,街道辦事處發揮著“兜底”的作用,凡是分工不明確的工作,可由街道辦事處先“兜”起來,否則當前基層中的一些矛盾無法解決。
山東、天津等地若干社區的干部和居民在接受采訪時表示,“一站一居”、“一站多居”的社區治理模式較好,但也存在弊端。
青島市市南區仰口路社區居民李淑華贊同這種新探索,他說,現在幾乎什么事都可以在社區工作站辦理,既省時又省力,政府服務居民的能力大大提高。另外,居委會有了更多精力來組織居民自治、為居民服務和開展文體活動,調解矛盾糾紛。
但也有多名居委會主任告訴本刊記者,“一站一居”、“一站多居”從理論上來講很好,但如果不增加人員和經費的投入,在具體執行過程中會變成“形式化”。比如,現在不少社區中的工作是由工作站和居委會一起做,不僅沒有做到“居站分離”,還容易發生推諉扯皮、降低工作效率。
“‘一站一居’、‘一站多居’還需要繼續試點觀察。”唐忠新說。
此外,社區工作站還面臨法律地位如何界定的問題。“設立工作站雖然符合社區工作的實際情況,但我國相關法律法規并沒有對工作站的性質、與居委會的關系、兩者的職責分工等內容作出明確規定。”青島市市南區仰口路社區工作站站長薛洪德說。□
(文/潘林青 李鈞德 晏國政 劉元旭)
相關新聞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