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阻斷“脊灰”傳播紀實
今年夏秋之交,新疆發生輸入性脊灰野病毒疫情,打破了中國持續十多年的脊灰零紀錄,一場把疫情消滅在新疆的阻擊戰由此打響?! ∥?《瞭望》新聞周刊記者潘瑩
一場沒有硝煙的“戰役”正在中國最西部的新疆打響。數萬人投身其中,為國家聲譽而戰,更為全體國民健康和生命安全而戰。
脊髓灰質炎,一種古老的疾病,曾嚴重威脅全球兒童健康。上世紀80年代,脊灰疫苗的普遍接種,使消滅脊灰成為可能。1991年,中國政府向國際社會莊嚴承諾消滅脊灰,1994年阻斷了本土脊灰野病毒的傳播,2000年實現了無脊灰目標并得到國際社會的認可。
今年夏秋之交,新疆發生輸入性脊灰野病毒疫情,打破了中國持續十多年的脊灰零紀錄,嚴重威脅著人民群眾身體健康和生命安全。
打響阻擊戰:把疫情消滅在新疆!
7月,南疆和田地區,當地群眾熱鬧的婚慶、聚餐場面此起彼伏。
同時,當地醫療機構陸續接診了一些肢體出現麻痹的患者。
按照急性弛緩性麻痹病例(AFP)日常監測法定報告程序,這些病例很快上報到新疆維吾爾自治區衛生廳疾控中心,工作人員連續檢出4例脊髓灰質炎陽性株。
隨后,經中國疾控中心基因測序和復核,確認這4例病例感染了疑似由境外輸入的Ⅰ型脊灰野病毒。
8月26日,中國疾控中心向外界通報了首批確證病例。
至此,人們不愿相信的事實得到最終確認:脊灰野病毒在中國被消滅十多年、在新疆絕跡17年之后,終于死灰復燃。
截至10月9日,新疆累計確診Ⅰ型脊灰野病毒病例17例,“疫區”包括和田地區、喀什地區和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其中,成人9例,小兒8例,成人病例死亡1例。最后1例病例麻痹出現在9月18日。
衛生部部長陳竺9月7日在談及新疆脊灰疫情“嚴重性”時指出,病毒不僅從患者和密切接觸者身上發現,而且在健康人身上也分離出,且成人病例比例較高。如不能有效控制病毒傳播,一旦造成更大范圍的蔓延,其結果將是災難性的,我們舉國上下曾為之辛勤努力取得的、并全力予以維持的無脊灰成果將毀于一旦。
疫情發生后,黨中央、國務院高度關注。衛生部立即啟動相關應急預案,成立應急處置工作領導小組,并在第一時間派出赴新疆工作組和專家指導組,全力支持新疆開展疫情應急處置工作。
同時,應新疆要求,9月4日,從全國13個?。ㄗ灾螀^、直轄市)和深圳市緊急調派的首批100多名專家奔赴重點地區,援助疫情防控工作。9月19日、10月4日從全國各省市區抽調第二批、第三批專家組趕赴新疆,繼續援助重點地區的疫情應急防控工作。這是近幾年繼汶川、玉樹地震之后少有的安排。
自治區黨委、人民政府對疫情高度重視,立即啟動Ⅱ級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應急響應,迅速成立自治區脊灰疫情應對處置領導小組,對全疆疫情阻斷工作作出安排部署。
新疆維吾爾自治區黨委書記張春賢指出:“我們現在已經受到了輸入性脊髓灰質炎野病毒的危害,但是新疆絕不能再成為疫情的輸出地,一定要把它干凈、徹底、堅決地消滅在新疆、消滅在疫區?!?/p>
自治區衛生廳立即進入疫情防控應急狀態,先后于8月30日、9月2日接連下發緊急通知,部署全區疫情防控和應急強化免疫工作,各項防控措施高效、有序運轉起來。
各地衛生部門紛紛啟動病例日報告和零報告制度,主動搜索疑似病例,指定定點救治醫院;與教育、鐵路、公安、出入境檢驗檢疫等相關部門加強聯防聯控;向社會公布脊灰防治咨詢電話,加大宣傳和健康教育力度。
脊灰疫苗應急強化免疫是阻斷脊灰疫情傳播的關鍵措施。9月8日至26日,新疆在短時間、大范圍內成功完成了第一輪全區兒童接種工作,及南疆和田地區、喀什地區、阿克蘇地區、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克孜勒蘇柯爾克孜自治州等五地州15歲至39歲成人脊灰強化免疫活動,累計接種930余萬人。
疫情防控大軍:多路出擊、科學防控
面對突如其來的重大疫情,新疆各部門、各單位和社會各界力量也積極行動起來,形成了各級政府牽頭、基層組織實施、相關部門與單位配合的工作機制。
在運輸線上,各地在公路交通要道設置服苗檢查卡點,對流入或流出的目標人群實施檢查和疫苗接種;南疆各客運汽車站采取進站先服苗、后乘車、出站口查漏補種的方式;烏魯木齊鐵路局承擔了強化免疫期間所有進疆旅客列車15歲以下人群的疫苗接種工作;南疆各鐵路客運站采取進站時在候車室為流出人員服苗、開往南疆的旅客列車由衛生人員提前上車為流入人員服苗的方式;自治區出入境檢驗檢疫局承擔了出入境目標兒童的服苗工作。
在農貿市場和勞務市場,相關部門采取每天循環拉網式服苗的方法,提高流動人口疫苗接種率。
在街道社區和鄉鎮村,接種員白天走訪各單位、固定服苗點和田間地頭,晚上走家入戶開展查漏補種。
對忙碌在新疆棉花產區的數十萬季節性拾花工,各地也抽調人員,對目標人群落實疫苗接種工作。
新疆提出的目標是:“不留死角、不漏一戶、不少一人”。
新疆維吾爾自治區衛生廳黨組書記殷宇霖介紹說,新疆目標兒童第一輪強化免疫活動共設立接種點22439個,其中,固定點10596個,流動點11843個,參加接種工作的各類人員達66845名。
值得一提的是,新疆此次脊灰疫情阻擊戰役中,成人應急強化免疫活動作為其中重要部分,覆蓋整個南疆五地州,且目標接種人群疫苗接種率需達95%以上,這在全國尚無先例。僅南疆五地州15歲至39歲人群第一輪強化免疫活動就設立接種點12651個,參加接種工作的各類人員達59275名。工作量之大、困難程度可想而知。
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社區“接種員”吐薩古麗和她的同事們感到前所未有的工作強度和壓力:除了走家入戶,完成轄區居民目標人群“服糖丸”任務,她還要經常背著沉重的冷藏包,到農貿市場、賓館、車站,給流動人員接種疫苗,“苦累不算啥,就怕遇上不配合的人。不過,絕大多數人還是能理解我們的工作?!?/p>
新疆維吾爾自治區衛生廳疾控處處長馬明輝說,新疆開展的多輪次脊灰疫苗強化免疫活動,是國家消滅脊灰證實委員會專家根據疫情監測結果和人群免疫狀況進行風險評估后,為及時有效阻斷脊灰疫情傳播,建議對不同地區和目標人群采取的針對性防控措施,“不搞一刀切,而是根據各地特點,分成不同年齡段、重點和非重點地區,防控措施做到科學、合理、安全?!?/p>
戰役仍在持續:筑牢人群免疫屏障
進入10月以來,新疆防控形勢依然嚴峻,除南疆部分地區出現疫情外,在北京就讀的來自和田地區的學生中近期也發現脊髓灰質炎野病毒攜帶者。
10月8日,新疆全面啟動第二輪全區兒童脊灰強化免疫活動。根據計劃,11月12日,第三輪兒童強化免疫和第二輪成人強化免疫活動又將啟動。
中國疾控中心免疫規劃中心副主任羅會明8月26日就趕到新疆和田,第一時間參與了流行病學調查、疫情風險評估等工作。大規模強化免疫工作開展后,他又一次來到新疆指導和督導工作。
“防控脊灰疫情就像滅火,火星進來了,只要阻斷氧氣,就沒有問題?!绷_會明認為,當前在新疆開展的多輪強化免疫活動及一系列防控技術措施是成熟的,有效的。目前,從全區兒童接種工作評估結果看,人數上達到了預期效果,對控制疫情起到了很好的作用。接下來的多輪次強化免疫活動還將進一步發揮作用,為筑牢人群免疫屏障打下良好基礎。
為了動員更多的群眾參與和配合服苗活動,新疆公布的2部咨詢熱線近日增加到4部,由專業人員組成疫情咨詢工作小組,用漢、維吾爾、哈薩克三種語言24小時提供咨詢服務,截至目前,已累計接聽咨詢電話11400余次。
同時,還不定期利用手機短信發布強化免疫相關信息,提高公眾對預防接種的認知水平和參與意識,強化免疫活動得到越來越多群眾的理解和支持。
在烏魯木齊市一家事業單位工作的郭女士近日赴南疆出差時,就很配合地吃下了當地“接種員”為流動人員準備的“糖丸”,同時,還獲得了一份“接種卡”,上面詳細注明了下一輪接種時間和咨詢電話,“一切都是為了我們大家的健康,沒有理由拒絕?!彼f。
在新疆維吾爾自治區衛生廳9樓一間會議室,臨時組建了衛生部派駐新疆前方工作組與自治區脊灰疫情應急處置領導小組辦公室聯合辦公點,墻上一張大幅新疆地圖旁,貼滿了各地疫苗接種、病例分布等示意圖,十多名工作人員,有的緊盯電腦屏幕,有的裝訂文件,有的忙著撥打電話,一派繁忙的工作景象。
衛生部疾控局免疫規劃處調研員李志朋介紹說,這里就如同疫情防控的“中樞”,神經末梢在各地州,辦公室的同志們每天負責收集、分析各地州上報的信息,發現問題,及時解決。衛生部在北京還組織了陣容強大的專家隊伍,為前方提供技術支撐。
“現在這里稍微安靜些了,工作最緊張的時候,每個人都在說話,打電話,互相討論,爭論一些數據。”李志朋告訴記者,由于向上對接衛生部,向下對接新疆各地州,需處理的工作信息量很大,每天工作時間基本都在12小時以上。
當前,自治區從衛生廳派出9個定點督導組,赴各地跟進督導強化免疫工作,確保接種質量。與此同時,來自山東、深圳等十多個省市的90多名專家也駐守在南疆等地縣鄉鎮,參與和督導當地強化免疫工作,配合世界衛生組織專家了解疫情處置工作。
馬明輝說,“當應急防控工作整體結束后,預計1年后將接受世界衛生組織的評估檢查,確定中國是否能夠重新進入無脊灰狀態國家行列?!薄?/p>
相關新聞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