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刮起前所未有的“廉政風暴”。現任特首曾蔭權身陷“富豪門”事件,引發市民百姓強烈質疑。這股風暴對內地或有警示意義。
其實,按內地官場的行為準則,可以說曾蔭權已經做得相當不錯了。度假時接受富豪款待,乘坐私人游艇或私人飛機,他都付了錢;在深圳向富商租樓,5個月后離任特首,便遷往居住,他按租樓市值付款簽約……但這些行為仍被香港傳媒接連揭發,直指涉及法治、誠信、廉潔等香港核心價值。
在多日的漫天炮轟聲中,2月26日,曾蔭權在香港一家電臺節目中披露心聲:45年公務生涯中,他始終“規行矩步”,完全按規定辦事,對得起自己良心。這些制度雖比以前更嚴苛,但時代在發展,仍與市民今天的要求有落差,透明度仍不高,以致引發民眾質疑。他表示,市民要求公職人員清清白白,正如英語所說,“白了要更白”,如果廉政公署對此開展調查,他樂意配合,以釋除公眾疑慮。
在剛過去的周末,他與多位富豪以3艘豪華游艇為據點,在澳門玩樂3日2夜。他在澳門出席一個賭廳貴賓會春茗活動,賭場魚龍混雜,特首參加是否恰當備受質疑。他最后承認,2011年4月、2012年2月曾去澳門兩次,因為“圖方便”,從澳門到香港的回程都坐朋友游艇,但每次都付了500港元。此外,在2月,他乘搭朋友私人飛機去泰國普吉島,也支付了5900港元,相當于商務客位的費用。
相關新聞
更多>>